美國學生貸款違約問題日益嚴峻,美國教育部近日公布,自2025年5月5日起,將對約530萬名違約借款人採取強制催收措施,包括扣押工資同扣留退稅。此舉標誌着自2020年新冠疫情開始嘅還款寬限期正式告終,引發社會對學生貸款制度可持續性嘅熱烈討論。專家指出,高昂嘅教育成本同經濟壓力係違約問題嘅根源,極需要系統性改革。
美國學生貸款總額已突破1.7萬億美元,涉及約4300萬借款人,平均每人負債約3.7萬美元。根據美國教育部數據,目前530萬人處於違約狀態,另有400萬人逾期91至180日未還款,只有唔到四成借款人能按時還款。違約定義為連續九個月未還款,違約者唔單止信用評分受損,仲可能面對嚴厲嘅催收行動。美國教育部長表示,此舉旨在「負責任咁管理學生貸款計劃,確保財政紀律」。
美國學生貸款違約問題嘅成因複雜。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大學學費過去數十年急劇上升,遠超通脹率,公立大學年均學費約1萬美元,私立大學更高達4萬美元以上,迫使多數學生借貸完成學業。然而,畢業生收入往往同高額債務唔匹配,尤其喺低薪行業或經濟復甦緩慢嘅環境下。《華爾街日報》指出,2024年美國年輕人失業率約7.5%,部分行業更高,進一步加劇還款困難。
種族同經濟不平等亦係關鍵因素。根據皮尤慈善信託基金會嘅研究,黑人借款人違約率約為17%,幾乎係白人8%嘅兩倍。呢個差距同財富差距有關,白人家庭財富中位數約為黑人家庭嘅四倍,後者更難應對財務衝擊。研究仲顯示,營利性大學嘅學生違約率尤其高,呢啲學校嘅畢業生往往難以搵到高薪工作。
專家對催收政策嘅影響看法不一。學生借款人保護中心執行主任皮爾斯批評此舉「過分嚴苛」,認為違約多數因借款人無力還款,而非故意拖欠。佢警告,強制催收可能削弱借款人消費能力,影響經濟復甦。皮爾斯建議,政府應擴大收入驅動型還款計劃(IDR),根據借款人收入調整月供,降低違約風險。
美國全國學生貸款顧問協會主席則提到,借款人可透過貸款康復計劃避免催收,該計劃要求連續九個月按時還款以退出違約狀態。但佢指出,呢個選項只限一次使用,且對收入唔穩定嘅借款人來講挑戰較大。主席呼籲簡化申請流程,並提升還款選項嘅透明度。違約問題反映咗美國高等教育融資模式嘅缺陷。佢建議增加公立大學資助,降低學費,同時改革貸款設計,減少對低收入借款人嘅懲罰性措施。哈里斯強調,單靠催收無法解決根本問題,需從教育成本同就業支持入手。
學生貸款違約問題嘅複雜性促使各界呼籲改革。過去十年,美國政府多次嘗試解決違約危機,包括拜登政府取消1836億美元債務嘅計劃,但多數被法院阻撓。美國教育部表示,催收行動將喺30日通知期後啟動,透過財政部抵銷計劃扣留政府款項。發言人強調,部門會繼續為借款人提供還款指引,並鼓勵參與康復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