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物流巨頭DHL快遞宣佈,由2025年4月21號開始,會暫停所有申報價值超過800美元、寄去美國私人客戶嘅企業對消費者快遞服務。呢個決定係因應美國海關最新嘅清關規定,對整個物流業造成唔少衝擊。
根據DHL官網公告,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由4月5號起,將「簡易清關」嘅免文件門檻,由原本2,500美元大幅下調到800美元。換句話講,任何超過800美元嘅包裹,都要進行繁複嘅正式清關程序,包括提供詳細商業發票、稅務編號,仲要有貨源證明等文件。
DHL表示,政策改動令清關工作量大增,處理時間亦明顯拖長,部份貨件甚至要等幾日先可以放行。為免影響服務質素,公司決定暫時唔接收高價值嘅B2C貨件,直至另行通知。
雖然企業對企業貨運未有直接限制,但由於整體通關壓力大咗,呢類貨件都可能會出現延誤。DHL強調,今次係臨時措施,公司團隊正全力提升清關能力,目標係盡快恢復正常運作,亦已經主動聯絡客戶,協助佢哋適應新政策。
今次措施對依賴跨境電商平台嘅企業同消費者打擊唔細,尤其係好似Shein、Temu呢啲快時尚平台,一向以超平價吸引美國買家。不過如果訂單金額超過800美元,依家就好可能無法照常出貨。
業內人士預計,清關新規會推高物流成本,甚至迫使平台要調整售價。至於美國買家,就可能要面對更長嘅送貨時間,又或者要考慮轉用其他物流供應商。但要留意,就算係FedEx或者UPS,都同樣面對類似清關壓力,服務未必比DHL穩定。
國際貿易專家Mary Lovely接受訪問時表示,美國政府今次收緊政策,好大機會係針對中國同香港出貨嘅低價包裹。佢話:「新規唔止拖長清關時間,仲會令企業重新考慮供應鏈,甚至將貨源搬去其他地區。」呢個講法亦同美國政府計劃喺5月起取消中國低價商品免稅安排嘅方向不謀而合,意味住成本將會再升。
DHL美國區行政總裁Greg Hewitt就回應話:「我哋知道呢個決定會為客戶帶來唔便,但為咗保住服務水平,呢一步係無可避免。」佢又話,公司已經積極同美國海關磋商,希望搵到一套更高效率嘅清關方案。
物流顧問公司Everstream Analytics首席分析師Alejandra Carranza就認為,今次風波可能會加速物流行業數碼化轉型。佢指出:「面對清關壓力,企業可能會加大自動化同AI投資,簡化文書工作、提升整體處理效率。」雖然短期內物流行業會面對陣痛期,但長遠嚟講,有可能促進整體升級。
網民方面反應都幾大。有X平台用戶指出,呢個新規等同於為進口貨加咗一重「時間關稅」,因為清關延誤直接影響收貨體驗。亦有網友建議,消費者可以註冊公司名義落單,轉為B2B交易以避開限制。不過呢種操作嘅合法性同實際成效,仍然有待觀察。
短期內,如果美國消費者想繼續用DHL買高價商品,可能要將訂單分拆成幾張,每張唔超過800美元;又或者考慮轉用其他物流公司。不過隨住5月起更多針對中國商品嘅新規實施,跨境購物成本同時間可能會再進一步上升。
對企業方面,專家就建議要盡快同物流夥伴商討應對策略,例如考慮改用海運、或調整海外倉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