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近日被揭發正秘密研發一套人工智能預測系統,目標係預先辨識出「最有可能成為兇手」嘅人,相關計劃由英國司法部、內政部等部門共同推動,並已於2023年開始悄悄運作,當時由時任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拍板啟動。
據英國《衛報》報道,呢套系統原名為「兇殺預測計劃」(Homicide Prevention Programme),現時改稱為「共享數據以改善風險評估」(Data Sharing to Improve Risk Assessment)。該計劃利用AI演算法,分析包括警方資料庫中嘅姓名、性別、族裔、甚至心理健康紀錄等敏感資訊,試圖預測潛在暴力行為。
雖然英國政府強調有關系統只作研究用途,不會應用於法庭審判,但已經引發人權團體強烈反彈,擔心此舉恐成為新型監控工具,甚至加劇對少數族裔與弱勢群體嘅歧視。
英國人權組織Statewatch就批評,計劃形同科幻電影《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現實翻版,警告有可能將無辜公民標籤為「潛在罪犯」。人權律師Sarah Johnson更直言:「好多演算法本身就會強化社會上既有偏見,尤其針對少數族裔同社會邊緣人,後果唔可以等閒視之。」
倫敦大學人工智能倫理學教授Michael Lee則指出:「演算法嘅公平性同透明度係最大挑戰,輸入嘅數據如果已經帶有偏見,最終預測結果都難以做到公正。」
另一民間組織「自由」(Liberty)政策主任Emma Thompson亦批評,英國政府未經公開討論,就秘密開發咁高風險嘅監控科技,嚴重衝擊民主制度同公民自由。
呢個計劃曝光後,迅速成為英國社會輿論焦點。有社交平台X(前Twitter)用戶直言,呢個系統根本就係動畫《心靈判官》(Psycho-Pass)嘅翻版,擔心英國會逐步滑向科技監控主導嘅「反烏托邦社會」。
隨住人工智能日益滲入執法領域,點樣平衡科技發展與個人私隱、保障社會安全與基本人權,將成為英國以至全球各國政府難以迴避嘅重大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