喺全球貿易形勢持續緊張之際,泰國同美國即將喺本月21日於華盛頓舉行一場備受矚目嘅高層經貿會議。呢場會談由泰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皮猜(Pichai)領軍,並聯同商業部長一同出席,目標係喺不確定性加劇嘅國際環境之下,重新建立穩固而互惠嘅雙邊貿易關係。
面對美國近期推行嘅對等關稅政策,泰國作為貿易順差國之一,自然成為焦點。根據美方統計,泰國對美貿易順差高達460億美元,令其被納入美國高關稅名單之列。目前部分泰國商品正面臨高達36%嘅關稅,對泰國出口造成相當壓力。
泰國政府表示,今次會談希望爭取減免高關稅負擔,同時透過擴大對美國商品進口、強化產業合作等方式,推動雙邊經貿關係走向更平衡發展。泰國政府發言人吉拉育(Jirayu)指出,雙方談判將圍繞五大原則進行,涵蓋農業、食品、科技等重點領域,亦包括提升市場互通性。
吉拉育又透露,泰國有意進口更多美國商品,包括玉米、蘋果、櫻桃、液化天然氣等,希望能夠對沖貿易逆差,同時提升本地消費者選擇,亦為當地加工產業帶來新機會。
泰國總理貝東塔(Paitongtae)早前亦表明,政府將積極支援受關稅影響嘅企業,協助佢哋轉型升級,開拓更多國際市場。他強調,泰國要展現務實、靈活嘅應對能力,喺保護本地產業同時,維持對美關係穩定發展。
泰國商界方面亦提出具體建議。泰國商會主席普伊(Pui)指出,擴大進口美國農產品及能源產品,將有助穩定雙邊貿易結構,並降低美方對泰國順差過高嘅關注,為未來雙邊自貿協定鋪路。
國際貿易專家溫蒂·卡特(Wendy Carter)則認為,泰國今次採取嘅策略明顯傾向「務實外交」,希望透過開放換取關稅讓步,維持出口動能。佢指出:「要令談判成功,雙方必須識得拿捏互利平衡,否則只會陷入拉鋸。」
值得留意嘅係,儘管外界關注泰國會否動用外匯存底或干預匯率,以支撐出口或抵銷美國壓力,但泰國財政部長皮猜強調,泰國將堅守市場原則,不會採取任何干預性政策,顯示對美方政策取態保持尊重及信任。
是次泰美貿易會議,外界普遍認為係對東南亞地區貿易格局具代表性嘅重大接觸,亦反映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正加緊重塑亞洲貿易框架。華府對外表示,會以公平、對等原則為出發點,推動地區貿易重新平衡。雙方會談結果仍有待觀察,但今次會議或成為未來泰美貿易走向嘅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