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特朗普總統在2018年發起第一次貿易戰時,中國通過讓人民幣貶值來抵消美國對其出口商徵收的關稅。但這種大幅貶值並非立即發生。習近平主席在向世界貿易組織申訴、採取對等報復以及啟動貿易談判均未達成任何解決方案後,才訴諸這一工具。
現在,雙方再次陷入新一輪敵對行動,北京何時會讓人民幣貶值,以及貶值幅度有多大,成為極受關注的問題。其行動可能引發全球貨幣戰爭,並加劇新興市場資本外流的恐懼。
中國人民銀行正釋放願意讓人民幣貶值的信號,但要按自己的條件進行。上週,央行將每日參考匯率定在7.20兌一美元以上,這是自2023年9月以來首次突破這一心理重要關口,儘管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有所下跌。與此同時,央行要求國有銀行減少美元購買,以避免人民幣急劇下跌。
思考中國貨幣政策的一個角度是其財政立場。除非北京祭出大規模刺激措施,否則人民幣貶值可能是避免經濟進一步下滑的最便捷選擇。
特朗普的懲罰性關稅將造成傷害。在去年12月季度,淨出口為中國經濟總增長貢獻了46%。據巴克萊銀行估計,受這一貿易衝擊影響,今年經濟增長可能僅為2%,創下自1970年代末以來的最低水平。
目前,人民幣交易者可以期待一些平靜。因為中國尚未宣布重大刺激措施並不意味著不會有。畢竟,制定一個大規模計畫需要時間。該銀行認為,為達到5%的增長目標,北京需要再推出12兆人民幣(1.6兆美元)的刺激,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8.6%。在3月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中國已將廣義預算赤字提高至國內生產總值的8%,高於去年的6.6%。近幾週,高層官員表示政府還有充足的財政寬鬆空間。
然而,如果中國在7月的政治局會議前無法提出具體的財政數字,這種平靜可能被打破,該會議將為下半年設定經濟優先事項。屆時可能必須動用貨幣工具。巴克萊估計,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可能從目前的7.3兌一美元趨向9,以抵消特朗普的關稅。
雖然巴克萊預測的20%跌幅聽起來令人震驚,但直觀上是有道理的。2018年,當美國平均關稅率上調不到20%時,人民幣貶值了10%。現在,中國出口商平均面臨135%的關稅。今年人民幣兌美元大致持平。
當然,經濟學家們在設定價格目標時做出了各種假設。例如,巴克萊假設財政乘數為0.3,因此預算赤字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僅帶來0.3%的增長提振。摩根士丹利則更樂觀,認為可提升0.5%。但他們一致認為,北京無論如何都會堅持其增長目標。
中國稱特朗普的關稅升級為「笑話」,並誓言「戰鬥到底」。這意味著所有工具都在考慮之列,包括貨幣。請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