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摩擦再度升溫,帶動中國短期出口數據爆升,不過有經濟學者警告,隨住新一輪美國關稅措施正式上路,中國嘅出口增勢可能會急速回落。國家統計局最近公布數字,話今年第一季中國本地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4%,好過市場預期,增幅同去年第四季一樣,按季則升1.2%。至於其他主要經濟數據方面,3月工業增加值按年升7.7%,遠高過預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升5.9%,固定資產投資升4.2%,全部都輕微勝出市場估算。
中國三月出口表現尤其突出。根據海關總署資料,3月份出口總值達到3,139.1億美元,比一、二月平均高出10.1%,同比升幅達到12.4%,係近五個月以嚟最高。有分析指,今次升幅唔完全係經濟復甦嘅成果,反而係因為中國廠商趕住喺美國新關稅生效之前急速出貨,形成所謂「趕出口」效應。
但呢股出口熱潮恐怕難以持續。白宮早前宣佈,因應中國嘅報復性措施,美方會再加辣,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新一輪關稅,部分產品稅率高達245%。據《紐約時報》報道,新關稅已喺4月初正式實施,涵蓋超過一半中國對美出口商品。有工廠因應壓力已暫停生產,南方地區部分工人開始面臨裁員,外界擔心下一步會係出口大跌同失業率上升。
報道指,近期出口增長主要靠製造業投資及生產撐住,但喺高關稅壓力底下,未來走勢充滿變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朱寧就話,雖然加稅會帶嚟衝擊,但北京方面可能會出台新一輪政策措施,想辦法對沖出口放緩嘅影響。
不過,除咗出口外,內部消費亦開始露出疲態。由於樓市長期低迷,中產同富裕家庭財富大幅縮水,自2021年起樓價累跌四成,損失程度甚至超越咗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時期。再加上內地家庭缺乏穩定資產投資渠道,八成以上儲蓄集中喺房地產上。相比之下,內地股市波幅大、規模細,債券市場又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普通家庭難以參與。
家戶現時普遍傾向保守消費,節省已經變成主流趨勢,就連日常開支如買餸都明顯縮水,令內需復甦步伐進一步放慢。外界普遍認為,若然中美關稅戰繼續升級,中國想維持現時經濟增長動力,恐怕將面對相當嚴峻嘅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