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房企離岸債務1.15萬億爆煲 國際投資者僅收回0.6%款項
中資房企離岸債務1.15萬億爆煲 國際投資者僅收回0.6%款項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最新數據報道,自從2021年中國樓市爆發危機以嚟,雖然經歷過多輪債務重組談判,亦達成咗差唔多10項協議,但涉及違約嘅中國房企離岸債券金額高達1,470億美元(約1.15萬億港元),國際投資者實際收到嘅現金比例竟然只有0.6%,外資要攞返本金嘅難度遠遠超出預期。

 

根據Debtwire平台嘅分析,呢段期間總共有62間中國地產開發商涉及違約,但佢哋向離岸債券持有人實際支付嘅現金只得約9.17億美元,僅僅係總違約金額嘅0.6%。喺所有債務重組中,只有華夏幸福基業、華南城同埋榮盛發展三間公司,喺合共11項協議入面有支付現金利息,涉及嘅金額大約39億美元。

 

報道指出,中資房企喺內地樓市繁榮嘅時候,積極向海外借債發債,但2021年恆大爆出債務危機之後,市場信心即刻崩潰。中國政府雖然推出過降息、催促樓盤交付等措施去穩定市場,但喺香港達成嘅重組協議實際效果備受質疑,反映內地樓市嘅疲弱程度比外界估計仲要嚴重。

 

一位匿名嘅香港重組顧問坦言:「到依家我哋都未見過有任何真正嘅現金可以由內地成功轉出海外,因為呢啲開發商本身資金已經非常緊張。」Debtwire分析師Soon指出,國際投資人已經基本失去咗信心:「問題係喺內地嘅債務根本未搞掂,導致根本冇錢可以轉出境外。」

 

相比離岸債務,中國政府面對嘅內地債務壓力更加大。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2023年嘅數據,內地地產商嘅負債總額竟然高達12萬億美元。Soon又補充話,相比香港,內地嘅債務重組進度起碼慢咗幾年,改革難度非常高,對政策制定者嚟講係巨大挑戰。

 

而家,就算包括恆大在內嘅多間喺香港上市嘅內房企業,已經被香港法院接獲咗清盤申請,但因為佢哋嘅核心資產同業務全部喺內地,受中國法律規管,暫時睇嚟,清盤程序根本未見影響佢哋喺內地嘅經營。

 

而家大部分嘅重組同清盤行動,都係集中喺海外資產同埋未來可能嘅現金流,希望過幾年樓市好轉之後,可以畀投資者回收返少少資產價值。但整體嚟講,報告清晰反映出離岸債券投資者喺中國地產爆煲潮中,處境只會愈嚟愈艱難。

發佈時間: 2025年03月31日 20:17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