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政府近期大幅削減國營媒體預算,導致美國之音(VOA)、自由亞洲電台(RFA)等大量新聞從業人員被迫停職休假,引起廣泛關注。呢個決定唔單止喺美國內部掀起爭議,外界亦擔心咁做可能會畀中國、俄羅斯等國家喺宣傳戰方面取得優勢。
特朗普喺14號下令削減美國國際媒體署(USAGM)接近10億美元預算,作為聯邦開支撙節計劃嘅一部分。消息一出,美國前國安會官員、現任自由歐洲電台/自由電台(RFE/RL)董事會主席柯蒂斯(Lisa Curtis)批評,削減國營媒體資金簡直係「自廢武功」,將會畀中國、俄羅斯同伊朗利用資訊戰加強反美宣傳。佢直言:「呢啲國家正投入數以億計美元散播假消息,而美國反而選擇削弱自己傳播真相嘅能力。」
美國之音、自由亞洲電台等媒體向來針對中國、北韓等新聞自由受限嘅國家提供報導,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冷戰時期,當時美國政府成立呢啲媒體,主要係為咗對抗蘇聯嘅宣傳機器。然而,特朗普政府削減預算後,導致大批記者同員工被迫休假,影響正常運作。
呢個決定喺中國引發兩極反應。自由派人士同異議者擔心,咁樣會削弱外界對中國人權、民主等議題嘅報導力度;但另一方面,中國官媒同親官方評論就歡迎呢個決定,認為美國之音等媒體一直都係華府用嚟對外進行意識形態滲透嘅工具。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即刻發文,形容美國之音係「冷戰時期嘅輿論打手」,並指美國政府長期包裝佢哋做「和平演變輿論機器」,而家美方縮減資金,證明呢啲機構影響力難以持續。
同時,俄羅斯方面亦迅速利用呢件事,將美國國營媒體形容為「假新聞工廠」。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甚至指,烏克蘭布查市(Bucha)屠殺事件嘅報導,正正係美國之音同自由歐洲電台「捏造」出嚟,而中國官媒《環球時報》更加進一步指,美國之音嘅財政困難證明佢哋呢部「謊言機器」終於難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