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總統將美國轉變成一個極不可靠的夥伴,這促使北約成員國對防務政策進行徹底重新思考。對於華盛頓在亞太地區的盟友來說,這一轉變的影響雖較少受到關注,但同樣深遠。一個比俄羅斯更強大、更具威權和自信的中國崛起,對長期依賴美國實力保障安全的區域民主國家構成了廣泛挑戰。
這一挑戰對日本和韓國尤為嚴峻。自1950年代以來,與美國的聯盟一直是它們安全的核心支柱。目前約有6萬名美軍駐紮在日本,近3萬名美軍駐守韓國。
表面上看,它們與美國的關係穩固。上個月,日本首相石破茂在白宮與特朗普友好會晤後,甚至談及雙邊關係的「新黃金時代」。特朗普政府中的對華鷹派希望他能重視亞洲盟友,因為華盛頓正將焦點轉向太平洋。東京一些人對特朗普與石破茂聯合警告中國不得以「武力或脅迫」改變東海現狀,以及強調台灣海峽穩定的重要性感到安心。
然而,有充分理由懷疑特朗普對台灣的承諾。這位總統毫無跡象表明願意為一個他指責「偷走」美國半導體產業的島嶼付出鮮血或財富。但若中國接管台灣,將終結亞洲的美國和平時代,讓北京主導對日本和韓國經濟至關重要的航運通道。
那麼,它們該怎麼做?兩國中一些人可能歡迎與美國霸權保持距離。但對於這些自豪獨立且民主的國家來說,避免落入自信的中國影響範圍需要增加國防支出。這也應能緩解美國對其「搭便車」的抱怨。日本已大幅增加國防預算,但目標仍是到2027年僅達到GDP的2%。儘管面臨核武北韓的威脅,韓國的國防支出也僅約2.8%。
為讓每一分錢發揮更大作用並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兩國應與區域內外民主國家更緊密合作。日本與英國、義大利聯合開發新型戰鬥機的協議是個好開端。區域內天然盟友間的新聯盟也會有所幫助。石破茂曾提及創建「亞洲北約」。但當務之急是加強東京與首爾的關係,這對過去美國總統不得不哄著合作的敏感鄰國來說尤為重要。
對美國核保護傘信心的下降,難免促使一些盟友考慮發展自己的威懾力量,這在韓國已廣泛討論。日本因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轟炸記憶而更為猶豫。若推進此舉,將對限制全球核擴散的努力造成沉重打擊。
目前尚不清楚東京和首爾的政治家是否準備好應對這些重大問題。即使是最基本的雙邊聯盟,也因韓國對日本過去殖民統治的怨恨及東京的和平憲法而變得複雜。韓國總統尹錫悅試圖實施戒嚴的失敗,使首爾近期與東京的和解蒙上陰影。石破茂因去年自由民主黨失去議會多數席位而影響有限。兩國似乎都未準備好重新思考整體安全戰略。但這正是它們必須開始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