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幫忙?中國推刺激消費政策 學者憂力度不足難見效
扮幫忙?中國推刺激消費政策 學者憂力度不足難見效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本週再次強調刺激民眾消費嘅重要性,但經濟學家認為,政策力度唔夠,可能難以帶嚟實質效果。分析人士亦警告,在美中貿易戰升級同內部經濟挑戰持續嘅情況下,中國決策者恐怕要長期面對通縮壓力。

 

李強喺星期二北京舉行嘅全國人大會議上發表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今年會推出更多經濟振興措施,重點放喺促進家庭消費,以應對外貿需求下降帶嚟嘅壓力。根據路透社分析,報告內總共提及「消費」31次,比舊年嘅21次多咗五成,甚至比「科技」嘅關注度更高,顯示官方對內需市場越嚟越重視。但係,報告內提及嘅政策措施並未能令外界感到樂觀。

 

經濟學家指出,雖然政府話會推出促進家庭消費嘅政策,但力度遠低過預期。例如,最低退休金、醫療保障同其他社會福利增幅有限,反映北京當局仍然未願意大刀闊斧轉向內需主導經濟模式,而係繼續依賴投資同出口帶動增長。有分析認為,北京咁做可能係為咗維持今年5%經濟增長目標,特別喺中美關稅戰升級嘅情況下,當局更唔想輕舉妄動。

 

貿易摩擦升級令中國經濟面對更大壓力。美國同其他國家相繼提高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令中國出口商為保住市場份額唯有減價,進一步加劇通縮問題。唔少企業亦因為業務受影響而減薪甚至裁員,令經濟復甦之路更加難行。

 

「我認為中國必須繼續出口,不論關稅幾高,唯一方法就係削價。」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加西亞-埃雷羅向路透社表示。

 

雖然外界普遍關注通縮風險,但李強嘅政府工作報告並無明確提及呢個問題。報告將2025年通脹目標由舊年嘅3%下調至大約2%,而2024年實際通脹率只得0.2%,遠低於預期。

 

不過,當局顯然已經意識到通縮風險。根據路透社分析,由官方預算赤字同GDP增長預測推算,今年中國GDP平減指數預計為-0.1%,呢個數據已經連續第三年錄得負值。花旗集團嘅計算顯示,呢個數據較2024年實際嘅-0.8%有所改善,但仍然低於舊年政府報告預測嘅2.4%。換言之,中國正經歷自1960年代「大躍進」時期以來最長時間嘅通縮期。

 

「呢個情況反映決策者已經準備好迎接今年唔會有大規模通脹回升。」凱投宏觀中國經濟研究主任朱利安·埃文斯-普里乍得表示。

 

為咗刺激消費,當局宣布會注資3000億元人民幣(約414億美元),擴大舊年開始嘅「以舊換新」計劃,鼓勵市民升級電動車同家電產品。但分析人士指出,呢類短期刺激措施難以持續發揮作用,因為消費者唔可能每年都換新電器或者車。長遠嚟講,仍然需要更具結構性嘅改革措施去真正提振內需。

發佈時間: 2025年03月07日 19:41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