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專欄精選——華爾街日報專欄】從關稅到軍力 習近平眼中的美國失策
【外國專欄精選——華爾街日報專欄】從關稅到軍力 習近平眼中的美國失策

當習近平的顧問高善文無意間在華盛頓掀起波瀾時,習近平真是喜出望外。他說,雖然中國官方公布的增長數字「接近5%」,但在過去兩三年裡,「平均可能只有2%左右」。作者假裝不悅,威脅要懲罰他。他們管這叫「別把我丟進稻田裡」。

 

當美國總統的顧問團斷定中國已經或即將陷入困境時,習近平按下了棋鐘。現在,習近平可以坐等這位總統,特朗普認為核武適合用來對付叛亂,還宣稱自己擁有「最聰明的頭腦」,在他相信「關稅」是字典裡最美的詞語中找到印證。

 

因為他很可能會因此減少軍事開支,鑑於中國的債務和房地產危機,認為只要掐住中國的出口,就能遏制中國的軍事擴張和我的野心。特朗普像個房地產開發商一樣思考,但他讀過《孫子兵法》的可能性比他每晚往返月球還要低。

 

美國人急於在獲得優勢之前就花掉假設的紅利,卻忘了獨裁政權往往會通過戰爭來解決國內危機。他們也忽略了共產黨在巨大苦難下調配資源的能力。這不僅是中國能做到的,也是他們一直以來的做法。美國的中國通們堅持認為,對中國行動的最大制約不是經濟疲軟,而是他們對經濟引發的政治不穩的恐懼。確實如此,但他們沒有充分認識到過去十五年來電腦輔助的社會控制,如今還因人工智能加速而大幅增強監控力量,然而美國己仍然花了大量筆墨描述政治不穩這一點。

 

當美國忙於追求娛樂、未能修復近幾場戰爭中嚴重受損的軍事時,習近平將擁有自由行動的空間。中國將在尚未達到的領域爭取與美國平起平坐,然後是超越,包括核力量、海軍艦隊、太空、網絡、量子計算和定向能武器。

 

國會裡有些人、淺薄的智庫以及在鄉下退休農場裡的人試圖提醒大家正在發生的事,但他們無法對抗主流意見和總統及公眾想聽的聲音。習近平很感激這個叫馬斯克的角色,據說他因收入不凡並像鸚鵡一樣站在總統肩上而具有魅力。習近平不覺得他有什麼魅力。因為他自己也沒什麼魅力:魅力是愚人的份額,是服務它的人和消費它的人的份額。

 

他說:「有些白癡還在造像F-35這樣的戰鬥機。」他寧願依賴剛開始成熟的自主飛行器,而不是將它們融入有人駕駛的機隊,而是放棄美國唯一生產的第五代戰機。中國可不是白白竊取F-35技術的。還記得以色列如何輕鬆讓伊朗的防空系統消失嗎?美國生產的第四代戰機F-15EX的雷達截面積像一輛廂式卡車,而F-35則像一隻蚊子。要讓目前開發中的半自主協同作戰飛機有效,F-35是必需的,而且還會長期如此。想像一下,美國不生產任何一線戰機,就像梵蒂岡城一樣。習近平很喜歡這個想法。

 

中國的海軍很快將超越美國海軍。我們現在擁有的艦艇數量更多,而且具備像二戰時美國那樣激增生產的能力,比美國強20倍。中國不僅將擁有與美國同等數量的大型航母,076型兩棲艦還能像美國同類艦艇那樣,具備發射標準固定翼飛機的能力。這意味著我們將擁有一群「吉普航母」,就像二戰時的美國,單憑這些就能解決航母脆弱性的問題,也是我們對1970年代「高低搭配」爭論的回答。

 

美國人從未正視那場爭論:即許多能力較低但脆弱性較小的艦艇對比能力較強但更脆弱的艦艇。問題的核心,如他們應該知道的,不在於哪種方法更好,而在於他們是否有意願增加預算並追求唯一有效的解決方案,兩者兼顧。如今,許多聲音建議用潛艇和遠程飛機來保護澳大利亞、菲律賓、台灣和日本,這些島嶼將被中國平衡的海軍主宰。潛艇的彈藥搭載量少,根本無法與航母的進攻能力相提並論。遠程飛機的限制更大,因距離導致的低出勤率將使中國輕鬆將其擊落。

 

是的,航母容易受到東風-21導彈攻擊,但美國人似乎不想找到保護艦艇和增加它們的方法,而是傾向放棄,好像艦艇天生就不該冒險。因為在核時代,本土基地將成為禁區,太平洋的戰爭將是一場海戰,這就是為什麼習近平很高興他們想限制自己的海軍。他們開始認為航母過時了,但美國無法從海底或從北達科他州吝嗇的轟炸機出擊中充分向全世界投射力量。他們也不擔心中國的航母,因為他們認為我們不想投射力量。願他們繼續這麼想。

 

這樣的愚蠢還有許多類似的例子。美國人曾經是冷靜而勇敢的民族。現在他們甚至讓我感到尷尬。但習近平樂於讓他們相信經濟是國家與體制競爭的最終裁判。一個強大的經濟是生產強大軍事的前提,我們一直明白這一點,但我們也知道,一旦軍事生產和決心達到逃逸速度,經濟就會退居遠處,歷史的面貌將被戰爭染紅。

發佈時間: 2025年02月26日 23:55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