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烏克蘭戰爭期間,試圖營造一種經濟實力雄厚的形象,彷彿他能輕易撐過西方打擊其侵略行動的努力。如果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及其他西方領袖希望達成一個審慎的和平協議,他們不應被這種表象所蒙蔽。
與大多數獨裁者不同,普京深知經濟韌性的重要性。在入侵烏克蘭之前,他為自己的政權打造了一座「財政堡壘」,包括維持聯邦預算平衡、減少外債、儲備數千億美元的央行外匯儲備,以及一個價值1750億美元的國家財富基金,旨在平滑能源價格波動對這個高度依賴化石燃料收入的國家的影響。
這些準備工作,加上持續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幫助普京在西方制裁下存活,並打破了經濟崩潰的預測。他透過將軍事開支從佔國內生產總值(GDP)不到4%提高到部分估算的10%,提供了高薪的國防生產工作,並給予士兵家庭重大經濟補助,這些家庭往往處於貧困之中。再加上政府補貼的房貸政策,這種大規模的支出刺激了消費支出和建築業的繁榮。
然而,代價正在逐漸浮現。一切物價都變得更加昂貴:據估算,俄羅斯一個標準消費品籃子的價格比戰前高出約80%。勞動力大量傷亡、受傷或其他原因無法工作,導致工資飆升。通膨壓力迫使央行將基準利率提高至極端的21%,重創了民間企業的投資。經濟刺激措施也逐漸消退:根據官方數據,明年經濟增長預計將放緩至1%,遠低於今年的3.9%。如果考慮到獨立機構對通膨的估算,俄羅斯的實際產出已經大幅收縮。
更糟的是,普京所謂的「財政堡壘」已大不如前。約3000億美元的央行外匯儲備仍被西方凍結,且可能永遠無法取回。而國家財富基金的流動現金也已減少到約310億美元。過度放貸削弱了銀行體系,使俄羅斯更容易受到經濟衝擊的影響,例如全球油價下跌。戰爭持續的時間越長,損害就越嚴重,普京就越需要訴諸不受歡迎的措施,如提高稅收或削減社會支出。
當然,經濟壓力本身不足以迫使普京立即結束戰爭。然而,這些壓力反映了西方國家應該利用的優勢。美國和歐洲的經濟總量是俄羅斯的20多倍。展現出持續超越普京支出的決心,有助於將他帶到談判桌上,並提供關鍵的談判籌碼。這種承諾,加上持續提供先進武器及加強制裁,將最大限度地提高達成合理協議的機會。
毫無疑問,延續對烏克蘭的援助已逐漸失去公眾耐心,無論在美國還是其他地方皆是如此。但現在削減援助,並不能讓戰爭以有利的條件結束。相反,這將助長普京的氣焰,並很可能在長期內帶來更高的成本。俄羅斯的經濟比表面看起來更脆弱,西方應把握這個機會,趁勢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