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失業持續惡化 建築業更成為重災區
香港失業持續惡化 建築業更成為重災區

港府公佈今年第二季失業率維持3%,就業不足微升至1.2%;其中建造業繼續係「重災區」,失業同埋開工不足人數持續惡化,突破3萬人,比外勞抵港前多4,700人。呢個行業一直被港府同商界強調人手短缺,支持引入數千大陸外勞。

 

據統計處周四公佈最新資料,外勞抵港後,建造業失業同埋開工不足人數及比率持續上升,截至最新今年第二季不足一年多4,700人,達30,500人,重上2022年底至2023年初疫情期間水平。工聯會屬會「建造業總工會」指,紮鐵工係首當其衝嘅工種之一,而據建造業議會數字指,現時約9,000名註冊紮鐵工中,約有3成一周開工不足30小時。

 

去年7月推出嘅「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連同「補充勞工計劃」,截至今年6月,已批出49份公營工程合約,輸入共7,917個大陸外勞配額,其中紮鐵工佔約1成,並去年10月始陸續抵港。

 

公開數據亦反映草根基層如何受累於「金字塔」頂層嘅衰弱。過去一年喺香港經濟持續下行,樓市陷入蕭條,樓價、地價大幅貶值至少1至2成,積壓貨尾單位屢破頂至2萬個,加上高息環境,四大地產商同承建商頻爆出負債纍纍,達數以百億計,導致大幅削弱投資意欲同嚴控開支力求「保本」,令市況近乎「冰封」。

 

據港府數字,就賣地方面,去年內出現6幅地皮流標,係「史上最多」,包括一幅位於東涌東站可建1,200個住宅單位嘅發展項目,10年半以來首次出現「零入標」,而今年上半年港府冇推出住宅用地,至今未見有賣地成交。

 

唔少土地開發減速,最近就連發展商部署多年的收購舊樓強拍,都罕有縮沙。據土地審裁處資料,由2020年11月起已有5宗「強拍流拍」;而今年迄今首5個月更冇強拍申請個案,近14年來首次錄零申請。

 

不過,即使過去幾年有賣地成交,唔少發展商亦傾向推遲發展。綜合港府同利嘉閣地產研究部最新數字,至今年3月底,今年首季私樓動工量約4,300伙,則按季跌幅約21.8%。若以屋宇署接獲上蓋建築工程動工通知為準,首季動工量僅有1,148伙,按年大跌約40%,3月私樓更出現零動工,逾一年來首見。

 

更令人憂心係,有工開亦無糧出。由於經濟環境差,大部分投標傾向價低者得,喺成本上漲嘅情況下,建造商入不敷支,建造行業已出現爆煲潮。繼今年3月老牌建築商馮祥記涉拖款1.5億元而宣佈清盤後,再有港府常用、有78年歷史龍頭承建商「保華建業」,被追款逾730萬元工程款,仲未計大批追薪。負債逾千億港府堅持大舉發債「大興土木」,被質疑能否支付數以千億元嘅工程費用。

 

香港建造商會未有提供目前有幾多間承建商出現資金問題,但稱「注意到一啲會員被拖欠工程費,而引致資金流動問題」,需要透過貸款以獲取足夠現金流;另有會員反映,所負責嘅工程項目出現現金流不足,「以私人項目情況尤其普遍」。

發佈時間: 2024年06月21日 21:53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