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專欄精選——經濟學人專欄】是否需要擔心中國晶片崛起?
【外國專欄精選——經濟學人專欄】是否需要擔心中國晶片崛起?

中國對國產晶片的需求是無止境的。今年5月,政府啟動了第三期“大基金”,這是一個旨在支持國內半導體產業的投資工具。這筆480億美元的資金注入旨在擴大微處理器的製造規模。其程大致相當於美國和歐盟,這些計劃也試圖鼓勵本地晶片製造的擴展。

 

中國的晶片製造商處境艱難。2022年10月,美國政府限制向中國出口使用美國知識產權製造的先進晶片和晶片製造設備——幾乎所有此類設備都在此範疇內。這使得中國公司幾乎不可能生產領先的微處理器,這類微處理器的晶體管尺寸僅幾納米,並且為最新的人工智慧模型提供動力。但這並未阻止它們生產技術較不先進的晶片,這類晶片的晶體管尺寸以十幾納米計算,廣泛應用於電視、恆溫器、冰箱和汽車等各種產品中。

 

因此,中國的半導體公司在晶片製造的落後技術上逐漸佔據主導地位。它們佔全球成熟晶片製造產能擴張計劃的一半以上。市場研究公司TrendForce預測,中國的總產能份額將從2023年的31%增加到2027年的39%。

 

這讓西方政策制定者感到擔憂。4月,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警告,中國對晶片製造的“巨額補貼”可能會導致“巨大的市場扭曲”。美國和歐盟已經啟動審查,以評估中國積累的傳統晶片對關鍵基礎設施和供應鏈安全的影響。西方晶片公司私下抱怨,即將到來的中國半導體過剩將在中國和其他地方對價格產生下行壓力,而外國晶片製造商在中國的收入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國市場。甚至一些中國同行也同意這一點。包括中國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在內,上個月它警告投資者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預計價格將下跌。

 

中國的投資無疑表明了雄心勃勃的計劃。2022年,中國進口了價值220億美元的晶片製造設備。次年,它購買了價值320億美元的類似工具,佔全球銷售額的三分之一。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前四個月中國進口的晶片製造工具幾乎是去年同期的兩倍。

 

由於美國的出口管制阻止了最先進的設備進入中國,這些進口大多數可能是用於製造落後晶片的設備,而非領先晶片的設備。中國的晶片製造商也越來越多地購買中國設備製造商的設備,這些設備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從2019年的4%上升到估計的14%。由於國產設備在技術上落後於最先進的水平,它們也主要用於生產成熟晶片。

 

儘管如此,認為這威脅到西方供應鏈安全的擔憂可能是錯誤的。德國智庫SNV的Jan-Peter Kleinhans認為,大多數新的產能將“在中國,為中國”服務。2018年,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等代工廠近40%的收入來自外國客戶。去年這一比例降至20%。同時,中國代工廠的總產量增加,反映出國內需求強勁。

 

這種需求可能會保持強勁。券商Bernstein估計,中國汽車製造商、電子公司和其他晶片用戶購買了全球近四分之一的成熟半導體。這些購買中幾乎一半仍來自國外,而它們本來可以來自國內。

 

西方應保持冷靜的另一個原因是,雖然中國晶片製造商在製造成熟半導體方面與外國製造商競爭,但在設計、工程和產品可靠性方面仍然遜色。這尤其適用於微控制器和類比處理器的半導體。中國的類比晶片製造商在2019年至2021年間將其國內市場份額翻了一倍,達到約12%,但自此之後未能進一步擴展。Bernstein預計,到2026年它們將僅供應國內市場的14%。這為西方生產商如Analog Devices、德州儀器和NXP留出了大量空間。

 

更令人驚訝的是,中國代工廠也在成本上處於劣勢。與必須頻繁升級昂貴設備的領先晶片工廠不同,大多數成熟晶片製造商長期使用相同的設備。事實上,許多成熟公司已完全折舊了其資產的價值,這顯著降低了其單位成本,在競爭使價格下跌的時候這是一大優勢。目前正在投資新產能的中國晶片製造商將需要幾年時間來消化這些投資的高昂成本。這意味著利潤率大幅下降,從而減少了未來增長的再投資資金。如果中國政府希望這種增長持續下去,“大基金”將不會是最後一個。

發佈時間: 2024年06月07日 02:24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