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專欄精選——金融時報專欄】香港正失去獨特性 對於拯救經濟政府高層無動於衷(下)
【外國專欄精選——金融時報專欄】香港正失去獨特性 對於拯救經濟政府高層無動於衷(下)

現時銀行家開始懷疑,當內地同業繳納的稅款要高得多時,香港還能維持低稅率多久,目前香港所得稅最高稅率僅17%。

      

1983年建立的貨幣掛鉤制度會否延續也存在不確定性,根據該制度,港元與美元在狹窄的範圍內波動。有人爭論香港應該改為與人民幣掛鈎,儘管財政司司長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局長,在過去一年中捍衛與美元掛鉤的制度,並宣布它將繼續存在。

        

隨著中國經濟放緩和與美國的緊張關係加劇,香港的恆生指數過去一年下跌了13%,到11月底,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的市值方面已超過香港。但高層官員似乎不擔心;在上個月的全球銀行家會議上,李家超熱情地說“香港意味著繁榮”。瑞銀集團主席凱勒赫和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克·羅雲等金融名人也是講者之一。

      

在本月沙特阿拉伯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組織的峰會上,李家超又一次樂觀地演講,他堅稱這座城市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門戶……以及對東西方經濟、文化和人民的‘超級增值者’”。

       

但隨著外籍人士的流失,他們原本的職位被中國大陸公民所取代。2023年上半年,香港高才通批准了超過25,000份申請,其中超過94%來自中國大陸。相比之下,針對海外人才的就業計劃批准量與2019年上半年相比下降了42%,僅有11,432人。中國人湧入香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座城市因出生率低、人口下降和移民而面臨的經濟壓力。但這也導致這個領土正在失去其獨特身份。

      

麻省理工學院全球經濟與管理教授黃亞生表示,香港將“逐步與中國體系融合”。城市中的大型發展項目反映了這一點。在接下來的二十年左右,香港將會進行北部都會區計劃,旨在將香港與深圳建立更緊密整合的“科技園”,周圍將建設五十萬套新公寓。

       

黃亞生補充說:“這種替代效應將創造對中國的規則、法規和商業方法以及經濟實踐的需求。隨後的變化很可能來自香港日益壯大的華人商界自下而上的需求。一旦‘一國兩制’的總體原則受到破壞,多個層面的兩種制度將開始融合。”

        

但包括香港親北京政治團體在內的一些人則不同意這種觀點。在“愛國者”選舉制度下當選的首任立法會議員張嘉信說,“如果香港變成另一個中國大陸城市,那將變得毫無意義。”張嘉信自2000年代末從深圳高中畢業後一直在香港擔任工程師和經理,他認為,儘管中國“可以在沒有香港的情況下生存”,但該地區的獨特體系“對北京來說絕對是長期的優勢”。

       

許多分析師與張嘉信的看法一致,認為香港仍將對北京有用,作為中國推動離岸人民幣、作為引進外國資本的渠道和幫助中國公司獲得海外融資的試驗場。在回歸周年之際,習近平罕見地訪問香港,宣布該地區應保持“高度自治”的資本主義制度。

         

香港在97年時佔中國經濟的18%,但現在只有約2%,以及深圳等內地城市增長更快,人們質疑這個領土對中國政策制定者能施加多少影響力。

         

雖然香港一直在探索中東和東南亞市場,但中國仍將是其最依賴的貿易、投資和遊客經濟。納提克斯的分析師表示,香港目前約40%的經濟依賴內地,但預計這一比例在未來十年可能增長到50%或60%。

      

對許多人來說,這對這個前英國殖民地的未來毫無疑問。“中國不可能與香港融合,只能是反過來。”黃亞生總結道。

發佈時間: 2023年12月20日 21:36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