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大大喺20大提出話要文化自信,官媒《中國知識產權報》更發文話,著漢服就係「文化自信」嘅一種表達。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內地掀起一股漢服熱,而家連學校都跟風。
據湖南《瀟湘晨報》報道,山東省臨沂市光耀實驗學校最近公佈咗一系列秋冬季嘅校服設計,當中有款秋季校服設計,呢款校服主色調係深藍色,配以淺藍色,有翻領同拉鍊計,不過拉鍊旁邊就設有深藍色嘅中式盤扣,膊頭部同右胸位置印有中式嘅祥雲圖案。
不過家長們對於呢款設計似乎就唔係咁buy,上網串爆話個設計「好像壽衣」,甚至有人問:「是哪個大師設計的?是哪個領導拍板定的?」似乎意有所指。
報導引述學校嘅員工表示,因為學校主推國學,想用漢服風格,學生背誦詩詞時可以唔使換衫。嗰位員工仲話新校服「非常漂亮」,並指學校之前已經徵求咗部分學生、家長同老師嘅意見,仲有男女學生試穿。佢指由於校服限價,所以學校改用新款式,一套價格大概係人民幣百零蚊,對於有家長聯想到壽衣,佢表示「部分家長聯想到壽衣。其實現在壽衣的款式也有中山裝、西裝、唐裝,難道這些衣服都不能穿了?」
雖然校方表示曾經徵詢過家長所以唔會更換,但係當地羅莊區教育和體育局喺15日表示,由於家長意見較大,該校已淘汰咗嗰款校服。又指將會敦促學校廣泛徵詢家長意見,尊重師生同家長建議,維護其權益。當局亦將嚴格做好校服訂製管理工作,防止類似事件發生。
對於嗰款校服,網民反應就柴台居多,甚至有人恥笑:「學校真是抓住了靈堂設計的精髓」。不過亦有人覺得唔似壽衣,指「有中式元素,但弄得很土」、「像不像壽衣不知道,但難看是真的,不倫不類」。仲有人表示「某寶一堆都比這好看」。另有人指不是漢服,「領子是西方的,釦子是明清的,顏色是近代的。告訴你是漢朝風格」,亦有人護航話「總有一些不吉利的人會聯想到不吉利的東西」,更指正指「壽衣釦子都是偶數」。
另一方面,漢服唔一定人人都識,9月時有女性著漢服到武漢盤龍城考古遺址公園聚會影相,竟被畀工作人員驅趕,因為誤以佢哋係「日本裝扮」,而當時正值日本排核廢水,反日情緒高漲。另外要留意嘅係,中國最近打算修改《治安管理處罰法》,新增條文,禁止在公共場所穿著、佩帶「傷害中華民族感情」嘅服飾,令部分網友擔憂執法者可能會有主觀判斷,引起不必要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