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盛大舉辦的「香港夜繽紛」於周四(14日)晚正式開幕,旨在激發市民的夜間活動和經濟活躍度。然而,典禮中的一頭被認為僅在喪禮中出現的「白獅」,意外地成了全場的焦點和網絡熱議,被批評為「喪事喜辦」。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於周五(15日)在電台節目中澄清,該獅實為「螢光獅子」,並以笑容回應:「大家諗到其他嘢,一笑置之啦。」
專門從事殯儀業的網頁「賣棺材的男孩」表示,初次看到這一幕時感到驚訝,原以為是稱作「喪獅」、「孝獅」或「馬超獅」的白色舞獅。該專頁引用資料指出,「馬超獅」源於三國時代馬超為報父仇而穿上白色戰甲的故事。在香港的喪葬文化中,會有孝子以「白獅」舞動來送給先人最後的告別。
然而「賣棺材的男孩」經過與武館友人的確認後,發現該獅子實際上是「銀獅」,因夜間光線的影響,看上去容易被誤認為「白獅」。
另一個殯儀界專頁「肥仔殯儀手記」則解釋,即便是白色的獅子也不一定是「喪獅」。他進一步說明,在南獅文化中,不同顏色的獅子有各自的象徵意義,像是「白襯金」代表仁義富貴,而「白襯黑」則象徵勇猛。
該專頁還提到,典禮上的這頭獅子配有螢光裝飾,與台灣的「靈獅接引」有相似之處。他解釋,台灣人將「靈獅」視為守護神,用以引領死者,並可以是白色搭配紅色或完全是紅色。
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周五在電台節目中再次強調,這實際上是一頭「螢光獅子」。他笑稱:「因為嗰隻獅子嘅舞法好歡樂好繽紛,有啲朋友就諗到第樣嘢,一笑置之啦。」他還表示,網上的討論都是富有趣味,讓人聯想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