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政府打算收返具戰略意義嘅達爾文港租約,觸發中澳新一輪外交風波。中國駐澳大使肖千公開狠批呢個決定「喺道德上唔啱」,而中資企業藍橋集團就堅持話港口「唔賣」,事件迅即成為國際焦點,突顯地緣政治同經濟利益之間嘅激烈衝突。
達爾文港位於澳洲北部,靠近亞洲主要航道,係一個重要嘅貿易同軍事樞紐,港內仲有美國海軍陸戰隊基地,戰略價值好高。2015年,北領地政府因為財政壓力,將港口以5.06億澳元 (約25億港元) 租畀中國藍橋集團,租期長達99年,租到2114年。
當時港口經營蝕錢,租約目的是吸引外資,亦獲得澳洲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批准,跟足合法程序。不過,由一開始就已經惹起爭議,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當年曾對此表示震驚,可見事件本身具備高度地緣政治敏感性。
近年藍橋集團成功令港口轉虧為盈,令達爾文港成為澳洲對中國出口、特別係礦產同農產品嘅重要通道。有消息指,澳洲對中國嘅出口貨物,大部分都係經達爾文港出海。
2025年4月,成功連任嘅工黨總理阿爾巴尼斯 (Anthony Albanese) 喺競選期間承諾,要將達爾文港「收返嚟畀澳洲人自己管」。佢批評以前保守派政府將港口租畀「同中國政府有關嘅公司」,話咁樣有國安風險,提出促成藍橋集團將租約轉畀澳洲公司,又或者由聯邦政府直接回購,令呢項關鍵資產回歸國家控制。
北領地國防及北部發展特使表示,已經同潛在買家傾緊,強調會確保藍橋有合理回報之餘,亦會升級港口設施。澳洲聯邦基建部長Catherine King表示,政府正與北領地政府磋商,希望確保成件事符合國家利益,不過具體時間表同資金安排暫時未清楚。
中國駐澳大使肖千強烈反對,批評澳洲計劃冇道德依據。佢指出,藍橋集團投資令港口起死回生,為當地經濟帶嚟重大貢獻,而澳洲喺港口虧損時租出去,賺錢時又想收返,咁做唔公平。佢呼籲澳洲尊重商業合約,維護雙邊合作關係,並警告咁樣可能會損害中澳經貿互信。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進一步批評,澳洲舉動受到內部選舉同美國壓力影響,話工黨政府為咗爭取選票,擺出強硬姿態。藍橋集團非執行董事奧康納(Terry O’Connor)就話,至今未收到澳洲政府正式通知,重申「港口唔賣」,又強調集團營運合法、透明。
達爾文港問題唔止係中澳兩國之間嘅事,仲關乎美國嘅戰略利益。作為美軍喺印太地區重要據點,控制權對美方嚟講至關重要。《澳洲人報》報道,一間同特朗普政府關係密切嘅美國私募基金有意收購港口租約,顯示美國可能喺背後推手。咁樣只會令事件更複雜,成為中美澳三邊角力嘅縮影。X平台上面出現好多兩極化言論,有人呼籲政府強行回購,認為國安優先;亦有人指藍橋集團投資合法,澳洲如果單方面行動,好有可能惹來法律同外交反彈。
中澳雙方到現在喺達爾文港問題上仍然冇共識。澳洲繼續同潛在買家傾緊,但藍橋強硬態度加上中國政府支持,令談判難以推進。有分析認為,澳洲可能面對高昂回購成本,甚至法律訴訟風險,如果強行終止租約,或會令中澳關係進一步惡化。近年中澳因貿易糾紛、南海問題同澳洲加入AUKUS等爭議,令雙邊關係持續緊張,而達爾文港呢一單,無疑再添變數。美國可能嘅介入,亦可能令事件升級成地區地緣政治博弈嘅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