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最近喺社交網站分享:「啱啱同一班喺香港嘅外國官員傾過偈,發現佢哋對香港情況真係好熟,即使呢幾年經歷咁多變化,佢哋仲係覺得香港作為中國嘅特別行政區,仍然可以發揮一個關鍵角色。香港嘅制度同內地有唔少唔同,佢哋仲特別關心香港嘅財政狀況、法治發展同埋整體開放程度。」
佢仲建議政府重新審視經濟發展策略,減少對旅遊業嘅過分倚重,優先推動貿易、物流及金融業,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貿易同金融中心嘅地位。佢指出,雖然旅遊業喺香港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其對總收入嘅貢獻相對較少,而且近年內地訪港旅客消費水平下降,難以成為經濟增長嘅主要動力。相比之下,貿易同金融業喺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及聯儲局政策不確定性下,仍展現出較強嘅增長潛力。
根據香港政府最新經濟報告,2025年第一季度實質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3.1%,季調後按季增長1.9%,全年經濟增長預測維持喺2%至3%。貿易方面,2025年3月商品出口錄得18.5%嘅顯著增長,其中對內地市場表現強勁,對美國增長顯著,對歐盟則略有增加。不過,全球貿易環境因特朗普於2024年4月加徵關稅而變得更加緊張,增加咗經濟不確定性。金融業方面,香港作為連繫中國與全球市場嘅關鍵樞紐,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旅遊業雖然係香港經濟嘅重要組成部分,但近年復甦步伐明顯放緩。經濟學人智庫嘅報告指出,與2019年疫情前相比,內地訪港旅客嘅消費模式已經發生顯著變化,消費力下降。雖然旅遊相關服務出口因入境旅遊改善而有所增長,但整體對經濟嘅推動作用有限。特朗普嘅全球關稅政策加劇咗經濟不確定性,可能進一步減少訪港旅客數量,對旅遊業構成額外壓力。
相較之下,貿易、物流及金融業展現出更強嘅增長潛力,為香港經濟提供穩固支撐。經濟學人智庫預測,2025年全球貿易增長3.3%,香港商品及服務出口預計增長3.0%,進口增長3.8%。曾俊華指出,喺特朗普加徵關稅嘅背景下,香港可以利用其國際貿易中心嘅獨特地位,通過與其他經濟體合作,推出便利貿易政策同優化通關安排,抓住全球貿易格局變化嘅機遇。並特別強調,簡化通關程序同加強區域合作,可以有效提升香港嘅貿易競爭力,應對外部挑戰。
曾俊華亦表示金融業作為香港經濟嘅支柱,同樣具備顯著優勢。香港不僅係全球重要嘅金融中心,仲喺中國與國際市場嘅資金流動中扮演關鍵角色。佢認為,就算美國嘅金融政策不確定性可能對投資情緒構成影響,香港嘅金融市場憑藉成熟嘅基礎設施同監管體系,仍能保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