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喺結束對俄羅斯為期數日嘅訪問之後,已經返到北京。現時國際舞台上有兩個極具象徵意義嘅畫面,或者會載入史冊:一個係同俄羅斯總統普京一齊出席紅場閱兵,另一個就係同西方盟國針對烏克蘭局勢嘅強硬立場形成鮮明對比。
如果冇莫斯科紅場嗰個精心準備數月嘅大閱兵場面,而且普京唔係利用呢一場合再次借用二戰反納粹類比侵略烏克蘭,歐洲嘅領袖哋可能唔會喺第二日立刻趕到基輔,對烏克蘭表示最堅定嘅支持,向普京發出最後通牒。
5月9日,習近平同普京一齊登上莫斯科紅場嘅觀禮台,參加俄羅斯紀念二戰勝利80周年嘅大閱兵。呢場典禮俾外界視為普京向世界展示「俄中友誼無上限」嘅象徵。俄羅斯媒體大肆報導呢一場面,強調中俄關係嘅「牢固」同「歷史聯繫」。中國官媒《人民日報》亦大篇幅報導,話習近平此行係為咗「維護國際公平正義」,並「堅定捍衛戰後國際秩序」,講明佢地先係站係道德高地咁話。
然而,西方領袖對此反應相當強烈。波蘭總理圖斯克直言,呢場閱兵係對受侵略嘅烏克蘭嘅羞辱。佢喺基輔表示:「站喺戰爭一邊,定係和平一邊,一切一目了然。」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茨同英國首相施紀賢亦喺5月10日一同訪問烏克蘭,並喺基輔同澤連斯基會面,明確表達對烏克蘭嘅支持,向普京發出最後通牒,要求立即停火。
與此同時,呢四位歐洲領袖喺基輔總統府內嘅合影,成為另一個具有歷史象徵意義嘅畫面。五位領導人圍住一張簡樸嘅咖啡桌,通過馬克龍嘅手機同美國總統特朗普進行視像通話,討論對俄羅斯嘅制裁計劃。呢個畫面同紅場嘅豪華閱兵形成鮮明對比,象徵住歐美領袖喺面對俄羅斯侵略問題上罕見嘅團結。
英國首相施紀賢表示:「我哋今日達成嘅立場,呈現咗包括美國在內嘅世界上一系列國家之間嘅絕對團結。」德國總理默茨亦表示,喺克里姆林宮冇回應嘅情況下,我哋將繼續向基輔提供大規模援助,佢話,俄羅斯喺烏克蘭嘅戰爭「旨在摧毀整個歐洲政治秩序」。
馬克龍喺會後明確表示:「站喺戰爭一邊,定係和平一邊,一切一目了然。」佢進一步強調:「如果俄羅斯拒絕無條件停火,我哋會採取更大規模嘅制裁行動。」呢個立場亦得到美國總統特朗普嘅支持。特朗普喺佢嘅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話:「重要嘅一周就要到嚟,呢可能係一個改變歷史嘅時刻。」
呢兩個畫面,從豪華嘅紅場閱兵到簡樸嘅基輔會議,不僅反映出當前國際格局嘅對立,亦體現出習近平喺呢場持續數年嘅衝突中嘅立場選擇。對中國嚟講,呢既係一次展示對俄羅斯「無條件」支持嘅機會,亦係一次面臨國際孤立風險嘅重大抉擇。
面對來自西方嘅強硬壓力,俄羅斯總統普京已經提議喺下星期於伊斯坦堡同烏克蘭進行直接談判,但法國總統馬克龍認為呢係一個「拖延時間」嘅策略,並強調「無條件停火係談判嘅唯一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