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水產「超前部署」早已不依賴中國 改賣歐美反賺多近一倍
日本水產「超前部署」早已不依賴中國 改賣歐美反賺多近一倍

《YAHOO新聞》報導,日前中方通報暫停進口日本海產威嚇日本,揚言「唔會有市場」,但近日日本水產價格,並未有因此大跌。翻查背後原因,原來日本水產業界早喺近年成功開拓國際市場,部署從供應層面「擺脫中國倚賴」,將水產品改運往美國同東南亞,其中北海道扇貝賣去歐美,甚至比賣俾中國取得更好價格;今年日本獲批復運中國嘅地點,原來得3個,只佔業界申請總數0.4%,中國「狠招」嘅影響似乎有限。

 

中日本來喺11月初開始恢復水產貿易,主要係扇貝、鮑魚同海參,當中首批貨物6噸北海道產冷凍扇貝亦於11月5日出發運去中國,數百公斤海參於11月10日發去中國,然而到咗中日關係交惡,呢啲水產品部分遭以檢查等技術原因暫停進口。

 

中國出招反制後,日本水產業界對事件主要持兩種態度,一方係扇貝同海參業內人士,因為對中國市場抱有期待,所以難免失望,而另一方則早意識到同中國貿易有風險,慎重睇待重啟出口。

 

不過從實際數字分析,事件對兩者嘅影響都相當有限,據報宣布復運以嚟日本有697家水產設施向中國提出申請出口,但獲得批准註冊嘅原來只有3間,其中北海道得1家。因此今次中方停運,主要影響該3間水產設施,令中國市場回到自2023年開始禁運嘅情況,據報連豐洲市場(東京都江東區)亦因為本來就唔批准復運而唔受影響。

 

對上一次中國禁運日本扇貝,扇貝價格走弱,而家卻未見到同樣現象。原來喺呢兩年間,日本水產業界已經將水產品改運其他地區,部署「擺脫中國倚賴」;據日本農林水產數字,日本扇貝喺禁運前51.3%外銷中國,依次台灣佔12.3%、美國佔8.6%,經過兩年超前部署後,中國市場為零,美國市場已佔到日本扇貝總出口量27.5%,成為咗第一大市場,台灣佔17.5%、越南佔15%、韓國佔11%,越南同美國成功填補咗中國市場缺口。

 

據日本經產新聞今年初訪問漁民,漁民們本來就對重啟中國市場較為慎重,據漁民透露,喺中國本來賣3000日元1公斤嘅扇貝,已改為以1公斤5000日元嘅價格賣去歐美,價格變得穩定,而且賣去歐美可賺更多。

 

據報豐洲市場嘅急凍扇貝,今年5月底時批發價達到每公斤5500日元,大幅超越運去中國嘅批發價,當時有批發公司接受《日經》訪問時稱,扇貝供應本來就不佳,連日本國內都缺貨。除咗日本扇貝外,近兩年養殖鰤魚亦由每公斤900日元,升至每公斤1500日元,養殖鮭魚都漲價兩成,價格反映日本水產本來就唔愁銷路。

 

中國嘗試以水產經濟威嚇日本,威力可能相對有限,但中國外交部稱日本水產喺中國「唔會有市場」可能係真實講法,皆因日本水產價格正呈現上揚趨勢,日本大型鮮魚經銷商魚力嘅會長曾預測,今年日本嘅魚價仲可能會繼續上漲,眾所周知中國餐飲市場「內捲」嚴重,內地百幾蚊就可以食海鮮大餐,似乎本來就唔太適合購入日本食材。

發佈時間: 2025年11月24日 16:58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