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昨日(11日)喺理論版刊登一篇題為「年輕幹部不妨多些『自找苦吃』」嘅文章,明確呼籲黨內嘅年輕幹部要學習總書記習近同志平早年捱苦嘅經歷,多啲主動「搵自己笨」,切忌喺困難面前「能躲就躲」,或者抱住「資歷淺」嘅心態「躺平」。呢篇社論喺內地政壇引起廣泛關注,被視為對當前部分年輕官員工作態度嘅一次「點醒」。
文章重申咗總書記習近平同志對青年人嘅寄語,話佢曾經講過:「無數人生成功嘅事實表明,青年時代,選擇捱苦亦即係選擇咗收穫,選擇奉獻亦即係選擇咗高尚。」《人民日報》特別提到習近平喺上世紀六十年代,未夠十六歲就去咗陝北梁家河插隊嘅經歷。當時佢親自帶領鄉親「打壩修田、建沼氣池」,「扛200斤麥十里山路不換肩」,捱盡苦頭,而佢自己就話:「我對自己嘅首要要求就係『搵自己笨』。」
文章強調,幹部成長、成熟同成才嘅路從來都唔係一條平坦嘅捷徑,必須要「一步一個腳印爬坡過坎」。但係,內地有啲年輕幹部喺遇到「急難險重」任務時,則會「企唔出嚟、頂唔上去」,甚至對苦工難事「能躲就躲」,將「資歷淺」當成唔使承擔責任嘅藉口。
呢次《人民日報》嘅發文,亦係針對內地政界同社會普遍存在嘅「躺平」現象。近年來,「躺平」同「佛系」成為咗好多後生一輩面對激烈競爭同巨大壓力嘅一種生活態度,甚至影響到體制內嘅一啲年輕幹部。
不過,文章亦唔係一味要求年輕人盲目捱苦。佢同時指出,年輕幹部要「搵自己笨」,除咗自身主動之外,仲「離唔開組織『搭台賦能』」。佢哋要求組織要建立一個「令捱苦者唔食虧、令有為者有位」嘅機制,確保願意「捱苦」、能夠「捱苦」嘅年輕幹部有發揮嘅平台同埋向上流動嘅「盼頭」。
有觀察家分析,官媒喺呢個時候高調宣揚「搵自己笨」精神,有兩個主要目的。對內,係希望透過「精神雞湯」嚟「打醒」一啲想「躺平」嘅年輕黨員,確保黨嘅執行力同埋戰鬥力。尤其喺面對當前複雜嘅經濟同埋國際環境之下,黨中央更加需要一支「擔起重任、擔當作為」嘅年輕幹部隊伍。
對外,則係要向世界展現中共領導班子嘅「艱苦奮鬥」同埋「自我革命」嘅精神。透過習近平嘅親身經歷,嚟鞏固佢喺國內外嘅權威與形象。文章最後總結話,年輕幹部要甘願做「為民服務嘅『孺子牛』、創新發展嘅『拓荒牛』、艱苦奮鬥嘅『老黃牛』」,先至能夠「創造出無負時代、無負歷史、無負人民嘅業績」。
呢次官媒嘅表態,預料將會引導各級黨組織喺選拔同考核年輕幹部時,更加注重佢哋喺基層同埋艱苦環境中嘅鍛煉同表現。年輕人「「搵自己笨」」嘅行動,將成為衡量佢哋政治忠誠同埋個人能力嘅重要標準。
但試問邊個唔知仕途順遂與否,首重「關係」同「人情世故」?華人社會不嬲都係「能者過勞」,「肯捱苦就有捱唔晒嘅苦」。今次人民日報篇文呃下細路仔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