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生薪酬腰斬 兼職送外賣、開網約車求生
中國醫生薪酬腰斬 兼職送外賣、開網約車求生

近年中國內地醫生薪酬普遍下降,幅度普遍高達三成甚至一半,仲有人揭發,一啲細縣城嘅醫生人工慘淡到要走去兼職送外賣。有專家分析,中國醫生嘅薪酬模式可能會由現時以績效人工為主,逐步轉變為固定人工為主。

 

市場研究機構「華醫網」6月發表咗一份《醫療人才2024年薪酬及就業調查報告》,調查接近3萬名醫護人員,發現2024年薪酬下跌嘅比例高達57.9%,主要因為績效獎金被大幅削減,對比2023年嘅37%,短短一年就增加咗成20個百分點,顯示醫生人工下調嘅趨勢正急速惡化。

 

其實大陸醫生減薪潮唔係新鮮事。經濟觀察網11號報導,有北京頂尖三甲醫院嘅神經內科醫生透露,過去七、八年嚟,醫院一直用變相方式降薪,例如升職後人工冇跟足以往嘅比例增加,同埋疫情後每季都用「溫水煮青蛙」方式,將薪金削減3%至5%,兩年落嚟加埋已經跌咗超過20%。醫院高層亦不停提醒員工,要做好準備過苦日子。

 

報導引述上海資深醫院管理人員李鳴表示,醫生人工減少已經成為全國大趨勢,好多基層醫院醫生月入跌到剩低二、三千人民幣,甚至有啲欠發達地區嘅醫院連基本人工都發唔出,逼到醫生要兼職開網約車或者送外賣搵食。佢話:「上海的情況還不至於這麼嚴重,但有些醫院醫生收入也降了10%至15%。」

 

另一位受訪醫生表示,佢透過同行了解到減薪情況相當普遍,今年至今,醫生嘅總收入普遍已經跌咗三至五成。多位受訪嘅醫生認為,經濟大環境差、醫保控費嚴格、同埋醫院大規模建設工程,係導致醫生薪酬持續下滑嘅三大主因。

 

《南風窗》雜誌2號引述一位一線城市三甲醫院嘅外科醫生話,佢所在醫院嘅醫療收費冇如期上調,同時檢查同檢驗收費仲一路下降,加上病人求診同治療嘅態度越嚟越保守,令醫院總收入銳減。

 

佢又同市內其他醫生交流後發現,有醫院績效人工遲出兩三個月已經係家常便飯,仲有啲甚至要遲成半年先出到糧。中國醫生嘅薪酬分為固定人工同績效人工兩部分,而績效人工就佔到總收入七至八成。

 

有公開資料顯示,大陸公立醫院嘅營運資金超過六成係靠醫院自己搞掂,政府補貼只佔約一成。龐大嘅營運壓力迫使醫院透過削減人力成本嚟維持運作,受害嘅往往係前線醫護人員。

 

報導提到,有分析指問題根源在於公立醫院一直行緊「自負盈虧」嘅市場化邏輯,而醫生薪酬制度又直接同醫院收入掛鈎,咁樣做法令醫生成為醫院營運壓力嘅直接受害者。如果改為固定人工制度,反而更加有利於維持公立醫院嘅公益性。近日,中國國家衛健委已經強調要逐步提高固定薪酬等穩定收入嘅比例,仲會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同時研究動態縮細各間醫院之間嘅人工差距。

發佈時間: 2025年11月12日 14:36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