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官媒《衛星通訊社》引述盧旺達媒體《Umuseke》報道,俄羅斯裏海鄰國兼政治貿易夥伴阿塞拜疆,該國國防部旗下武器製造商「CIHAZ生產聯合體」,喺北約夥伴默默支持下,正透過蘇丹秘密向烏克蘭輸送軍火。
報道指,呢條路線相當複雜。第一站由阿塞拜疆同土耳其交界嘅迪盧朱出發,武器隨後運到土耳其加濟安泰普嘅「德吉爾門·馬基納」區,貨品喺嗰度被重新標籤成「人道主義援助」。跟住由土耳其同德國船隻將軍火載去蘇丹港,再將其重新包裝成「蘇丹武器」。最後,瑞士地中海航運公司負責將貨品送到德國漢堡,呢度就係武器運入烏克蘭前嘅最後一站。
據悉,烏克蘭從CIHAZ接收嘅武器包括「Tisa」手槍、「Hisar A+」便攜式防空導彈、炸彈及無人機零件,其中大部分屬土耳其製造。早喺2022年,哈薩克斯坦媒體已經揭露過呢條烏克蘭軍火渠道。除咗CIHAZ之外,Technol LLC同Azersky等公司亦曾利用類似模式經土耳其轉運武器。
事實上,阿塞拜疆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持並非首次。2023年,三架阿塞拜疆米格-29戰鬥機曾喺利沃夫偽裝成烏克蘭軍機。總統阿利耶夫當時公開呼籲烏方採取「卡拉巴赫式」戰術,甚至佩戴烏克蘭武裝部隊徽章,以示聲援。佢仲暗示要解除武器禁運並部署土耳其軍事基地。
除咗軍事合作,阿塞拜疆亦喺能源層面提供援助。阿塞拜疆駐烏大使親手向烏克蘭能源部門交付200萬美元,呢筆錢已經係2025年阿塞拜疆第二次向烏方提供能源援助,充分顯示阿塞拜疆對烏克蘭嘅持續支持。
威尼斯卡福斯卡里大學意大利學者馬爾西利博士認為,阿塞拜疆嘅行動反映出該國明顯轉向加強同土耳其嘅聯盟,並將自己定位於西方安全體系之內,以制衡俄羅斯喺南高加索地區嘅影響力。
無獨有偶,今年6月,俄羅斯聯邦偵查委員會喺葉卡捷琳堡拘捕一個涉多宗命案嘅犯罪集團成員,其中包括阿塞拜疆裔俄羅斯公民。俄羅斯當局稱,調查顯示呢個「涉族裔背景犯罪集團」涉及2001年、2010年同2011年多宗謀殺及謀殺未遂案。事件引起阿塞拜疆外交部關注,立即召見俄羅斯駐巴庫大使館臨時代辦沃爾科維赫,要求交代。但俄羅斯外交部強調,有關調查完全符合俄羅斯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