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9月22日引述兩名知情人士消息指,中國證券監管機構已經非正式要求部分本地券商暫停喺香港開展所謂「實體資產」(Real World Asset,RWA)代幣化嘅業務,反映北京對近期升溫嘅數碼資產熱潮抱持審慎態度。
所謂RWA代幣化,即係將股票、債券、基金甚至房地產等傳統資產,轉換成區塊鏈上可買賣嘅數碼代幣。近幾個月,唔少中資券商紛紛喺香港推出相關產品,聲勢相當熱烈。
據消息人士透露,至少有兩間大型中資券商喺最近幾個星期收到中國證監會(CSRC)嘅「口頭建議」,要求佢哋暫停境外RWA相關業務。其中一位人士指出,呢項監管指引主要目的係加強風險控管,確保產品背後有實在同合法嘅資產支持。
事件發生之際,港府正全力推動自己成為亞洲數碼資產樞紐。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FSTB)早喺今年6月先宣布會就RWA代幣化展開法律檢視,並借鑑國際經驗。過去一年,香港不斷推進虛擬資產政策,包括穩定幣監管制度正式落地,吸引大批業者表態有意申請牌照。金管局早前指出,截至8月31日,已經有77間公司表示有意申請。
中資機構亦積極參與RWA市場。好似廣發證券香港子公司,6月透過合作夥伴推出「GF tokens」,掛勾美元、港元同離岸人民幣。招商銀行國際(CMBI)亦協助深圳福田投資,發行人民幣5億元(約7,029萬美元)嘅RWA數碼債券。內地房企新城控股上個月仲宣布,會喺香港設立研究機構推動RWA代幣化。
香港虛擬資產政策進展,之前曾令相關公司股價暴漲。國泰君安國際今年6月因獲准喺港提供加密貨幣交易服務,股價一度飆升超過400%。復星國際則喺8月中傳出董事長郭廣昌同公司穩定幣團隊會晤香港高層官員,消息曝光後股價一度升近28%。根據數據供應商RWA.xyz資料,全球RWA市場規模目前大約係290億美元。招商證券上月引用行業預測指,到2030年,市場規模有機會突破2萬億美元。
中國內地方面,自2021年全面禁止加密貨幣交易同挖礦之後,一直對數碼資產採取保守態度,最主要考慮係維持金融體系穩定。上個月,《路透》亦曾經報導,中國監管單位已要求大型券商暫停發布有關穩定幣嘅研究報告,以免投資人過份追捧加密貨幣。
RWA.xyz統計顯示,目前全球RWA規模約290億美元,但唔少機構預測,到2030年市場可能躍升至超過2萬億美元。對於喺香港註冊嘅中資券商嚟講,本來寄望RWA成為新嘅增長曲線,但如今北京突下「禁令」,呢啲公司不得不面對專案延緩同合規成本上升嘅現實。
以雲鋒金融為例,該公司近排積極布局鏈上債券同房地產代幣,但同時要回應香港證監會嘅技術測試,以及大陸監管部門對其母公司嘅審核。如果完全跟隨CSRC指引停手,可能會錯失先發優勢;但如果選擇貿然前行,又要冒住跨境監管衝突嘅風險。
目前仲未清楚中國證監會對券商暫停RWA業務嘅「口頭建議」會持續幾耐。中國證監會、金管局同財庫局未有即時回應《路透》查詢;至於香港證監會(SFC)就拒絕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