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麥換中國車 中俄「以物易物」規避西方制裁
用小麥換中國車 中俄「以物易物」規避西方制裁

路透社報道指,俄羅斯為避開西方國家嘅嚴厲制裁,正重拾1990年代蘇聯解體後流行嘅古老貿易方式「以物易物」(barter),以小麥換中國汽車、以亞麻籽換建築材料同家電,重返舊式貿易模式。

 

雖然俄羅斯近年同中國同印度嘅關係唔錯,但俄烏戰爭造成嘅嚴重扭曲令正常嘅貿易關係難以維持。呢場戰爭迫使俄羅斯呢個全球最大自然資源出口國,喺蘇聯1991年瓦解並融入西方經濟30年後,再次倒退至幾十年前嘅狀態。

 

根據路透社引述兩個貿易消息人士透露,一宗交易入面,俄羅斯小麥被用嚟直接交換中國汽車。其中一個消息來源更加明確指出,中方喺交易過程中直接要求俄方用穀物支付。

 

具體嘅交易方式係:中方嘅合作夥伴喺中國境內先用人民幣購買汽車,而俄方夥伴就用盧布購買小麥,之後雙方再透過易貨形式,直接將汽車同小麥互換。不過,路透社未能掌握呢單交易涉及嘅汽車及穀物具體數量,亦唔清楚貿易商係點樣釐定小麥同汽車之間嘅價值。

 

此外,根據海關記錄,仲有另外兩宗交易就係俄羅斯以亞麻籽交換中國製造嘅家用電器同建築材料。熟悉俄羅斯對外貿易嘅專家估計,其中2024年烏拉爾地區海關記錄嘅其中一單亞麻籽交易,價值約為10萬美元。

 

自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至今,美國、歐洲同其盟友已經向俄羅斯祭出超過25,000項制裁措施,試圖削弱俄羅斯規模達到2.2萬億美元嘅經濟體系,從而打擊俄羅斯總統普京嘅支持基礎。而由於印度同俄羅斯保持石油貿易,美國特別向印度實施懲罰性關稅。

 

面對呢啲制裁措施,普京多次強調俄羅斯經濟表現比西方預期嘅更加理想,甚至指出過去兩年俄國經濟增長速度超過七大工業國(G7)。普京已指示俄國企業同官員,要盡一切可能抵抗西方制裁。不過,俄國經濟嘅嚴峻現實越嚟越難以掩飾。俄羅斯央行承認,俄國經濟喺技術層面上已經陷入衰退,並且面臨嚴重嘅通脹問題。

 

西方部分制裁措施,尤其係2022年將俄羅斯銀行踢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支付系統,以及美國去年警告中國銀行唔好支持俄羅斯戰爭,都令次級制裁(secondary sanctions)嘅風險大增。一名支付市場嘅消息人士向路透社表示:「中國銀行界都驚會比美國列入次級制裁名單,所以而家唔敢接受俄羅斯嘅匯款。」

 

正正係因為呢種憂慮,難以追蹤嘅易貨交易因此興起。2024年俄羅斯經濟部甚至專門推出一本長達14頁嘅《對外易貨交易指南》,指導俄國企業點樣利用呢種方法避開制裁。俄羅斯政府更曾提出建立專門嘅易貨交易平台,協助企業推動以物易物。

發佈時間: 2025年09月16日 17:56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