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段長時間,美國嘅大學學位曾經係唔少中國留學生眼中「錢途」無限嘅黃金入場券,揸住外國學歷返國就意味住可以輕鬆踏入國內嘅高薪職位。不過時移世易,呢個「黃金門票」而家竟然變咗一張「政治高危入場券」。隨住中美地緣政治衝突不斷升溫,愈嚟愈多中國學生發現自己揸住嘅美國學歷唔單止唔受國內企業歡迎,甚至仲可能成為求職嘅障礙。
CNN報道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早前曾威脅取消中國留學生嘅簽證,雖然最後措施暫緩實施,但已經為留美嘅中國學生帶嚟巨大心理壓力,加深咗佢哋對未來嘅憂慮。更加現實嘅問題係,中國國內嘅企業同公營部門愈嚟愈唔歡迎海外留學生返國工作,呢種情況主要係因為中國國家安全部經常宣傳海外留學生容易被外國情報機構吸收,成為間諜活動嘅潛在風險。
報道舉咗一個例子,嚟自中國東南部省份嘅24歲連先生,本來以為喺美國留學三年,取得經濟統計碩士學位之後,可以成功進入華爾街工作。點知喺2024年7月,佢嘅學生簽證突然被註銷,迫於無奈返到中國求職。連先生前後向多間國有銀行同金融機構提交咗超過70份履歷,結果竟然全部石沉大海,甚至連最初步嘅篩選都過唔到。
連先生表示,主要係因為政治敏感嘅問題。對於捲入中美兩國嘅爭端,「覺得非常無助。」佢亦提到,自己喺美國嘅經歷成為咗佢求職嘅最大障礙,直到今年3月,終於喺上海一間民營企業搵到份工。另一位曾經喺美國讀傳播學士同碩士嘅段先生亦表示,自己返國後投遞超過400份履歷,但只收到3份錄用通知。佢話6年前仲覺得揸住個外國學位好勁,但近年完全冇晒優勢,真係始料唔及。
中國家電龍頭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今年4月喺公司股東大會上表示,格力絕對唔會聘用任何「海歸派」,因為「海歸派裡面有間諜」,更話「我不知道誰是誰不是」。董明珠嘅言論即刻引嚟部分中國官媒同網民嘅猛烈批評,但由一間著名民營企業老闆講出呢番說話,特別令外界震驚。
報道強調,中國現時嘅就業市場,無論係民企、國企定係政府部門,都普遍對擁有外國學位嘅畢業生有所顧忌,寧願聘用本地畢業嘅求職者。中國企業聘用國內畢業生唔單止能夠避免潛在嘅安全風險,薪資待遇更加低廉,而且更容易融入本地職場文化。
根據中國教育部同相關智庫數據,自從習近平喺2012年末成為中共總書記以嚟,中國每年嘅「海歸」人數持續增加,2019年已經去到58萬人,到2021年更加突破咗100萬人大關。不過,習近平執政以嚟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導致部分中國企業對海外留學生嘅態度轉趨審慎。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吳木鑾指出,中國政府部門對海外留學生嘅態度明顯轉淡,主要係基於普遍存在嘅國家安全擔憂。國安部持續宣傳「外國間諜無所不在」,令中國社會對間諜活動嘅恐懼已經變成一種常態。長期以嚟,國安部更將海外留學生標籤為外國情報機構嘅目標。
吳木鑾教授指出,喺習近平推動嘅「內向型」政策之下,中國企業聘用海外留學生嘅意願會持續降低。習近平嘅目標係建立一個更為封閉嘅體制,以應對中美之間激烈嘅競爭。尤其係自從習近平喺2018年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同中美貿易戰爆發之後,呢種趨勢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