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務部長:將與台灣敲定重大協議 瑞士、印度都有機會
美商務部長:將與台灣敲定重大協議 瑞士、印度都有機會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日前表示,美國即將分別同台灣、瑞士同印度達成貿易協議,不過同南韓已經傾妥嘅協議就仲未正式簽署。

 

盧特尼克喺周四(9月11日)接受《CNBC》電視節目「Squawk on the Street」訪問時,概述咗特朗普總統嘅貿易策略,尤其係部分關稅授權問題仍未有最終定案,佢作出咗相當樂觀嘅睇法。盧特尼克對美國同多個國際夥伴簽訂貿易協議嘅能力充滿信心,尤其係提到要解決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嘅敏感問題。

 

盧特尼克表示:「我認為,一旦印度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我哋就可以解決雙邊嘅問題。同時,我哋好快會同台灣達成一項非常重要嘅協議,亦極有可能同瑞士達成協議。」此外,佢仲特別指出,美國同南韓嘅談判進展良好,但最終仍要睇南韓方面嘅文件確認。盧特尼克又話:「台灣、瑞士、印度等國仍然等待中,而南韓雖然已達成共識,但要睇佢哋最後嘅文件是否落實。」

 

盧特尼克呢番言論比起佢最近幾星期嘅其他講話顯得更加樂觀。之前美國要求某啲國家降低關稅屢屢受阻,而家盧特尼克相信,相關國家有望最終達成協議。

 

雖然盧特尼克強調即將同台灣達成協議,但佢未有透露具體條款。特朗普喺8月初曾經宣布對台灣產品徵收20%關稅,不過雙方政府當時表示仍繼續談判緩和關稅。美國政府早前已宣布,同歐盟、日本、南韓等主要貿易夥伴達成初步協議,試圖降低特朗普4月威脅嘅高額關稅。

 

2024年,美國對台灣貿易逆差達740億美元,台灣係美國第6大貿易夥伴。美國從台灣進口嘅貨品總值達1160億美元,其中半導體約佔120億美元。台灣企業目前正設法應對特朗普關稅政策嘅影響,許多產品被徵收20%關稅,特別係半導體產業。隨住人工智能(AI)發展推高晶片需求,台灣今年對美國嘅貿易順差創出新高。

 

特朗普曾對瑞士產品徵收39%關稅,為已發展經濟體之中最高,令瑞士大受打擊。盧特尼克之前更批評瑞士從美國消費者身上牟利,不過瑞士代表反駁指貿易順差受黃金精煉等因素影響。

 

印度係特朗普第二任期初期聲稱取得貿易進展嘅第一個國家,但之後雙方談判惡化,特朗普一度對印度徵收高達50%嘅關稅。為緩和緊張局勢,特朗普近日表示將喺未來數星期與印度總理莫迪會面。不過,盧特尼克提出嘅要求可能對其他國家造成困難,尤其佢暗示美國會施壓印度完全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作為達成貿易協議嘅先決條件。

發佈時間: 2025年09月12日 15:37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