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生活品牌無印良品(MUJI),最近喺中國市場嘅發展遇到挫折。由於無印良品嘅商標早被中國本地企業搶註,母公司良品計劃針對相關商標提出嘅訴訟案,近日宣告最終敗訴,意味住良品計劃未來喺中國出售部分商品時,無權再使用中文無印良品呢個名,只能改用英文MUJI商標。
涉及嘅商品主要係毛巾、床罩等,統稱為24類嘅產品。良品計劃確認,現時至未來都只可以用MUJI英文商標嚟銷售呢啲貨品,唔能夠使用中文名。中國係MUJI無印良品最大嘅海外市場,亦係僅次於日本本土嘅第二大收入來源。
根據良品計劃提供嘅資料顯示,早喺2019年,良品計劃已經因為中國企業註冊嘅24類商標向中國國家智慧財產權局申請宣告無效,但未獲批准;隨即喺2020年提出行政訴訟,但2021年嘅一審同2023年嘅二審都以失敗告終。
今年7月,良品計劃再次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結果依然慘敗,法院於6月已經駁回再審請求,判定良品計劃徹底敗訴。不過,良品計劃表示,除咗24類產品之外,其他貨品依然可以用返中文無印良品呢個商標,而現時24類產品已轉用英文MUJI標誌,對銷售影響唔大。
與此同時,中國媒體界面新聞報道,北京嘅無印良品世茂工三店已貼出閉店公告,會喺8月31日正式熄燈。有店員透露,由於三里屯新開咗另一間無印良品,兩間店鋪距離過近,為咗避免互相搶客,公司決定關閉世茂工三店。除咗北京世茂工三店之外,據唔完全統計,北京國瑞城店、上海浦江歡樂頌店、上海正大樂城店、濟南振華店、長沙泊富廣場店等多間MUJI門市亦陸續宣布執笠。為咗加速清貨,多間即將執笠嘅門市紛紛推出清倉大減價,更設有大量特價專區吸引消費者。
面對呢波接二連三嘅關店潮,中國無印良品官方回應指,個別門市關閉只係公司基於經營效率嘅正常調整。受到部分商圈人流減少嘅挑戰,MUJI會對營運效益較差嘅門店作出取捨。目前MUJI中國仍然堅持每年新開約40間門市,今年3月1日至今,MUJI已經開設咗15間新店。
報道又指出,無印良品今年喺成都、大連、蘇州、武漢等十幾個城市同步推進新店開設同舊店重裝。單單北京一個城市,就新增咗中海大吉巷、三里屯太古里、雙井京東Mall、朝陽大悅城等多間新門市。
針對MUJI無印良品今年喺中國市場嘅策略轉型,有行業分析人士認為,公司透過關閉一啲經營效益較低嘅門市,減輕財務壓力,集中資源發展高坪效嘅旗艦店,從過去單純追求規模擴張,逐步轉為聚焦盈利嘅經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