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央近期掀起一場大規模嘅「整治形式主義」運動。今年七月三十號,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批准並喺六號發出咗一份重磅文件——《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呢份指引係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嘅,要求全國各地區同各部門都要嚴格遵從執行。
新規定提出咗一系列具體措施。首先,係針對文件嘅精簡。指引要求地方同部門發文件要嚴格實行計劃管理、總量管控同發文立項制度,年度實際發文數量一般只減唔增。喺篇幅方面,亦有明確限制:除咗部署綜合性工作之外,地方同部門嘅文件一般唔可以超過五千字;而部署專項工作或者具體任務嘅文件,就一般唔可以超過四千字。呢個要求睇得出係想杜絕冗長、空洞嘅「八股文」,提倡「短實新」嘅文風。
其次,係對會議嘅嚴格控制。規定講明,本系統本領域嘅綜合性工作會議,原則上每年唔可以多過一次。同時,要嚴格控制參會人員嘅範圍同級別,只安排同會議主題有密切關係嘅單位參加,杜絕搞「層層陪會」嘅風氣。此外,如果地方黨政嘅主要負責人同時出席會議,一般唔會安排同時發言。佢哋嘅講話或者會議主報告,時間亦有上限,唔可以多過一個鐘。呢啲措施嘅目的,係希望將會議開得更精簡、更有實質內容,避免將寶貴嘅工作時間浪費喺無謂嘅程序上面。
喺督查、檢查同考核方面,規定亦做出咗重大嘅規範。文件明確要求,上級部門到地方進行督查檢查考核同調研嗰陣,唔可以「郁下」都要求見主要負責人,亦唔可以頻繁要求基層填表格同報材料。更重要嘅係,當局重申,唔會將「攞到領導批示」、「喺刊物或者媒體刊登文章」、「影相留痕」或者「有冇做學習筆記」呢啲嘢,當成評判工作好壞嘅標準。呢個舉措明顯係針對過往「為咗留痕而做嘢」嘅現象,希望引導官員將精力放喺真正嘅工作成效,而唔係表面嘅工夫。
除咗以上幾點,呢份指引仲規範咗政務手機應用程式(App)嘅管理。除咗保安、應急等特殊場景規定之外,其他各類政務應用程式唔可以設有「打卡簽到」、「積分排名」或者「統計在線時長」呢啲強制性功能。同時,指引亦對規範基層權責、規範創建示範同達標活動提出咗要求。
事實上,喺呢次全國性嘅運動掀起之前,已經有地方層面開始著手整治形式主義。根據報導,江西省為咗幫基層「減負」,上半年就交出咗一份亮麗嘅「成績單」。據《江西日報》披露,今年上半年,江西省委發出嘅文件,比舊年同期減少咗 28.2%。而省級層面直接落到基層嘅會議,亦大減咗 80%。此外,全省累計解散咗超過 1.9 萬個唔需要嘅網絡工作群組。
近年嚟,中共中央持續關注同打擊形式主義嘅問題。喺今年四月,中央就揭露咗一啲典型嘅形式主義案例。包括反對地方搞「面子工程」、各個地方嘅項目集中開工同簽約盲目攀比,仲有提供虛假數據等等。不過,呢啲新規能否喺執行層面徹底落實,將基層官員真正從形式主義嘅枷鎖中解救出嚟,仍然有待觀察。畢竟,形式主義同官僚主義呢啲「老毛病」,係一種文化同習慣嘅產物,綜觀中國歷史,自官僚系統形成後都未曾清除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