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喺2023年同舊年分別推出兩輪運輸業輸入外勞計劃,容許公共小巴同客車行業引入外地司機。有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問政府會唔會容許輸入司機喺內地完成駕駛培訓,以節省時間同成本。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喺立法會表示,計劃整體推行情況大致暢順,輸入司機有效解決咗行業長期人手嚴重短缺嘅問題,協助業界提升服務水平,為市民提供更優質、更穩定嘅服務。
陳美寶表示,現時計劃嘅輸入司機配額總數係1700個,經過兩輪申請已經全部釋出。截至上個月底,已經有716名輸入司機完成咗由僱主安排嘅培訓同考核,並喺完成相關路線訓練之後正式投入服務,當中包括422名公共小巴司機、167名本地客車司機,同埋127名跨境巴士司機。
工聯會議員陳穎欣指出,近年涉及公共小巴嘅投訴數字持續上升,大部分集中喺司機嘅工作態度同駕駛行為方面,佢關注外地司機係咪唔適應香港嘅駕駛環境,要求政府講清楚點樣保障輸入司機嘅服務質素,甚至考慮暫停輸入計劃。
陳美寶就引用數據回應,指出部分專線小巴路線自從引入輸入司機後,服務班次有明顯改善,投訴數字亦都有所減少,例如荃灣同元朗區嘅輸入司機到位之後,服務班次提升一倍;葵青區部分路線嘅投訴更下降咗65%,元朗區部分路線嘅投訴更大幅下降80%。
自由黨議員易志明就關注專營巴士司機嘅年齡問題,表示現時專營巴士司機平均年齡已經去到58歲,問政府會唔會考慮將輸入司機計劃擴展至專營巴士公司。
陳美寶回應話,政府會因應情況進一步研究同調查專營巴士公司嘅人手分布同年齡結構,務求更有效滿足市民嘅需求。但佢亦相信,社會各界同勞工團體普遍期望作為大型公共交通營辦商嘅專營巴士公司,能夠繼續透過自己嘅培訓同招聘機制,做好本地人才培訓。
民建聯議員李世榮建議,政府可以考慮容許輸入司機喺內地完成培訓,因為若司機喺香港完成培訓後考試唔合格,投放嘅成本包括住宿等費用就會被浪費。如果提前部署,用香港教材喺內地完成培訓,相關成本可以大幅降低。
陳美寶回應時表示,部分步驟例如考試可以提前完成,從而節省時間同成本,政府當然會考慮,但最重要嘅係,要確保考試嘅標準、質素同實際操作,都係達到香港要求嘅水平。佢強調市民期望輸入司機喺駕駛安全同熟悉路況方面都有嚴格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