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樓市最新數據出爐,情況持續低迷。根據國家統計局今朝(15日)公佈,內地70個大中城市6月份嘅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按月跌0.3%,按年跌3.2%。一線城市同樣慘淡,呈現「一升三跌」嘅格局,當中只有上海樓價有少少升幅,北京、廣州、深圳三大城市樓價繼續插水,而且已經係連續19個月負增長,顯示市場氣氛持續疲弱。
睇返詳細數字,一線城市新樓價格按年整體跌1.4%,但跌幅比起5月略為收窄0.3個百分點。不過,如果逐個城市嚟睇,就見到情況依然嚴峻:上海嘅新樓價格逆市上升6%,但北京就跌4.1%,廣州跌5.1%,深圳跌2.5%。二、三線城市方面亦都唔見起色,二線城市樓價按年跌3.0%,三線城市跌幅更達4.6%,雖然跌幅比5月收窄少少,但整體情況未見根本好轉。
至於中古樓市場,整體跌勢甚至更為明顯。一線城市中古樓價按年下跌3.0%,跌幅比5月擴大0.3個百分點。細分數字方面,北京中古樓價按年跌1.8%,上海跌1.3%,廣州跌幅更達5.9%,深圳亦跌咗2.8%。二、三線城市嘅中古樓情況亦差唔多,二線中古樓價跌5.8%,三線中古樓價跌幅更達6.7%,反映整體樓市情緒依然疲弱。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今朝喺國務院新聞辦記者會上強調,今年以嚟中央已經多次指示各地要因城施策,希望可以穩住樓市,而家數據顯示整體市場正朝著「止跌回穩」方向發展。盛來運解釋話,近期新樓銷售價跌幅稍為收窄、房企融資環境開始改善、房企債務問題逐步解決,加上樓市庫存已經連續四個月減少,認為而家樓市價格同銷售面積持續下跌屬於「築底轉型」嘅正常現象。
雖然官方樂觀,但房地產公司嘅財政報告卻相當難睇。尋晚(14日),內地龍頭房企萬科就公布咗2025年上半年嘅業績預告,預計淨虧損竟然高達100億至120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進一步擴大。萬科透露,上半年公司銷售收入雖然有691億元,交樓數目超過4.5萬套,回款率仲超過100%,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實際虧損擴大至95億至115億之間。
萬科坦承,業務情況仍然極度困難,主因係結算規模大幅減少、毛利率長期低迷,加上資產減值、大宗交易虧損等問題困擾。公司現時只能靠住大股東深圳地鐵集團(深鐵)反覆「輸血」提供資金,先至可以勉強維持現金流同債務還款能力。今年以嚟,深鐵已經向萬科提供咗超過218億嘅貸款,同時仲要用旗下核心資產「萬物雲」嘅股權作為抵押。雖然萬科強調去到2027年之前,公司境外公開債務並無到期,但實際財政壓力仍然難以紓緩,公司話會透過「戰略聚焦」同埋「經營提振」等方法繼續自救。
但萬科並唔係唯一陷入困境嘅大型房企,內地多家知名房企亦都集體發出預警,預示樓市危機已經全面爆發。例如華僑城A,2025年上半年預計淨虧損23億至29億元人民幣,虧損較去年同期急增超過117%至174%;北京市國資委控制嘅首開股份,上半年亦預計虧損16億至21億元;天津市國資委旗下嘅津投城開預計虧損5億至6億元;上海市國資委控制嘅綠地控股,上半年更加預計會錄得30億至35億元嘅大幅虧損。呢啲全都係地方國資委旗下大型房企,佢哋嘅業績表現反映樓市衰退已經全面蔓延,國資背景亦都無法倖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