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報導,有馬來西亞本地建築同裝修業界人士爆料,唔少中國承包商喺網上接單後,利用免簽政策,用旅遊名義安排中國工人入境,甚至帶埋成隊施工團隊,嚟搶馬來西亞本地嘅生意。
最近馬來西亞嘅社交媒體,特別係小紅書上,出現咗愈嚟愈多來自中國嘅承包商廣告,主打由室內設計、裝修,到傢俬安裝嘅「一條龍」服務。呢啲廣告以手工靚、效率高、價錢抵作賣點,成功吸引咗唔少馬來西亞消費者嘅注意。
馬來西亞「比覓裝修有限公司」嘅執行董事林師行話,免簽政策令中國人入境馬來西亞變得相當容易。部分中國承包商喺網上接單之後,會先喺中國完成室內設計、預製傢俬同櫥櫃等,然後再派工人入馬來西亞安裝,一般裝修都會分階段進行,包括木工、瓷磚、水電工程同傢俬安裝,呢啲中國工人會分批入境,喺免簽期間內輕鬆完成每個工序。
自2023年12月1日起,馬來西亞同中國開始互免簽證,兩國國民可以免簽入境,最初逗留期限係30日,今年4月更加延長至90日。不過,免簽證係專為旅遊或探親等非盈利活動而設,絕對唔准從事任何形式嘅工作或商業活動。唔少中國博主喺小紅書上大賣「中國工藝」,聲稱手勢快過本地師傅。被問起佢哋工人係咪有工作證時,淨係回應話「有證」,但又無提供相關證明。
中國工人湧入馬來西亞市場,靠低成本同高效率搶走大量生意,令本地業者叫苦連天。林師行直言,本地建築同裝修業一直靠印尼、孟加拉勞工,但中國工人手工同效率明顯高出好多,深受華人業主喜愛。「免簽政策實施以來,好多同行嘅生意明顯差咗。中國工人實行『996』工作制,整體成本只係本地嘅一半,我哋根本無得鬥。」
馬來西亞系統集成商歐建富最近喺雪隆區嘅工業區工作時發現,好多廠房嘅裝修都由中國人承接,尤其係中馬合資嘅工廠特別多。佢認為,呢個現象唔單止影響本地就業機會,仲帶嚟嚴重嘅建築安全隱患。歐建富指出,中國工人用嘅電器插頭往往唔符合馬來西亞標準,例如工業區嘅高壓電系統理論上必須由持牌電工負責,但中國團隊成日跳過呢個程序。
此外,呢種濫用簽證嘅情況已經擴散到零售、旅遊甚至攝影行業。唔少馬來西亞攝影師抱怨,中國攝影團隊以299令吉(約540港幣)超低價搶生意,甚至高薪挖角本地化妝師。
雪蘭莪居民黃錦偉表示,之前同太太諮詢攝影配套就因為價錢太吸引,廣告提供兩套服裝同造型,價錢仲唔到300令吉,加上本地網紅宣傳,令人心動。但馬來西亞攝影商總會提醒,呢啲外國團隊可能涉及非法工作,更可能附帶隱藏收費,最終開銷可能高達7000令吉(約12500港幣)。
馬來西亞中小企業公會總會長陳棋雄指出,業界歡迎馬中免簽政策,期望帶動更多商機,但前提係中國工人必須合法進入市場,同本地企業合作。但事實上,好多中國人利用免簽入境後非法打工,仲住喺工地或廉價酒店,令執法變得非常困難。
陳棋雄呼籲馬來西亞政府必須加強監管同執法力度,嚴懲違規行為,保障本地中小企業利益。佢建議移民局嚴格審查入境人士背景,要求提供住宿地點、行程安排同回程機票等資料,防止有人假借旅遊非法打工。佢仲提醒消費者,唔好貪小便宜聘請非法勞工,一旦出現質量或售後問題,不但難追究責任,仲可能招致重大損失。
截至目前,馬來西亞僅與印尼、孟加拉、印度及越南等15個國家簽署外勞協議,中國並唔包括在內。根據馬來西亞移民法,僱用非法外勞可判罰款1萬至5萬令吉(約18000至90000港幣),或監禁12個月以下,甚至兩者兼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