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安全部近日喺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提醒市民要提防境外間諜可能以學者、商人、遊客、情人、記者、簽證官或者非政府組織工作者等身份潛伏喺你身邊,從事危害國家安全嘅活動。呢個高調呼籲旨在提升全民國安意識,並呼籲大家對異常熱情或者行為古怪嘅外國人提高警覺,一有可疑就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
國安部指出,間諜可能透過學術交流、商業合作、旅遊探親甚至戀愛關係,精心設局套取敏感資料或者核心技術。有啲會扮成「學者」,頻頻出入高校同科研機構,用金錢或者提供生活便利嚟引誘研究人員洩漏機密。亦有啲會冒充「實力雄厚」嘅商人,以合作或投資為名,用財力或者感情拉攏敏感單位員工,企圖竊取重要情報。
另一方面,亦有間諜扮成「遊客」,藉口欣賞風景,在軍事禁區或敏感地帶流連,甚至偷偷使用高精度測繪儀器從事非法活動。更有甚者,透過社交平台扮成「志同道合」嘅異性朋友,發展戀愛關係,等取得信任後進行策反行動。
國安部話,間諜身份遠唔止上述幾種,佢哋仲可能係記者、簽證官或者NGO人員,借職務便利蒐集國家機密。民眾喺同境外人士打交道時,應該多留個心眼,例如面對突然示好、開口就講高額回報嘅「商業夥伴」,或者喺敏感地區亂咁拍照嘅「遊客」,都應該保持懷疑態度,唔好掉以輕心。
當局提醒,喺參加學術交流或者商務會議時,要避免洩漏敏感資訊,更加唔可以俾甜言蜜語迷惑。尤其係同境外異性交往時,更要謹慎了解對方背景,唔好盲目投入。
呢個警示出現喺國際間情報安全形勢愈來愈緊張之際。據報美國政府自2025年1月起,已禁止駐華官員同家屬同中國人發展戀愛或者性關係,顯示美中雙方對情報滲透互相戒備。今次國安部高調發聲,明顯係對外國間諜行動作出回應,希望凝聚全民進入諜戰,反間防諜,守護國家核心利益。不過,呢個舉動十分影響國際交流同合作,特別係學術同商貿界造成一定壓力,或者引發對外國人排斥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