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喺5月20日對加沙地帶再度發動空襲,造成最少50至60人死亡,包括唔少婦女同小朋友。空襲目標涵蓋民居、學校同收容所,引發國際社會強烈譴責。法國、英國同加拿大紛紛向以色列施壓,要求即刻停火,否則或會面臨制裁同外交後果。
根據加沙衛生部門統計,當日北加沙一個庇護所同民宅被擊中,導致22人喪生,其中超過一半係婦孺;代爾巴拉赫、努塞拉特同汗尤尼斯等地亦傳出多宗死傷,單日死亡人數估計超過60。雖然路透社同美聯社報道數字略有出入,但都指出平民傷亡相當嚴重。由2023年10月爆發戰事至今,已超過5.3萬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加沙嘅人道狀況持續惡化。聯合國表示,要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每日起碼要有500架救援卡車入境,但5月20日只得5架成功入加沙。雖然以色列稍為放寬封鎖,但援助量遠遠追唔上需求。200萬人口之中,大部分人無家可歸,醫院已經爆滿,燃料、糧食同藥品嚴重短缺。加沙衛生部發言人艾爾-德克拉形容,空襲令一啲家庭「直接喺登記冊上被抹走」。聯合國警告,如果唔即刻展開大規模援助,數以千計嬰兒有可能因飢餓而死亡。
法國外交部長塞茹爾內(Stephane Sejourne)內喺記者會上直言,加沙已經變成「死亡之地」,批評以色列行動係「盲目暴力」,強調救援必須「即時、全面、無障礙」地進入加沙。他聯同英國同加拿大外長喺5月19日發表聯合聲明,促以色列即刻停止攻勢,否則會考慮實際行動,包括經濟制裁。
據消息透露,法國正考慮喺6月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並重新審視歐盟與以色列嘅聯繫協定,若認定違反人權,唔排除會中止雙邊貿易優惠。若落實,將代表歐洲對以色列立場出現重大轉變。
面對批評,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強烈反駁,指一旦屈服國際壓力,就等於「獎勵哈馬斯」。佢形容今次戰爭係「文明對抗野蠻」嘅鬥爭,表示軍事行動會繼續,直到哈馬斯被徹底剷除。不過,以色列國內都開始出現反對聲音。退役將軍兼前政客戈蘭就直斥軍方「殺嬰為樂」,批評當前政策只會令以色列陷入國際孤立。
英國同加拿大已表態支持法國立場,如果以色列冇改變政策,唔排除會配合法國採取聯合行動。雖然制裁細節未有落實,但多國已經著手審視同以色列之間嘅軍火交易同經貿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