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特朗普政府一直主張北約成員國國防預算應由現時佔GDP嘅2%提升至5%,不過比利時已經公開反對,並表明將串連其他國家抗衡。分析指,若歐洲想完全唔靠美國,需要25年時間先至可以自給自足,並需要高達1萬億美元(約7.8萬億港元)嘅成本。
北約將於6月底喺荷蘭海牙召開年度高峰會,今次喺土耳其南部城市安塔利亞(Antalya)先行非正式討論相關議題。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強調,目前2%嘅國防開支水平明顯不足,提升軍費將成為高峰會嘅核心成果,並提出「海牙投資計劃」。
美國總統特朗普同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之前已經明確表態,主張北約盟國軍費開支應該達到GDP嘅5%。美國駐北約大使惠塔克(Matthew Whitaker)亦向歐洲媒體強調,「5%唔係得個數字,而係安全所需」,並表示美國樂意擴大軍費開支嘅範圍,包括防衛相關基建。
不過,比利時通訊社(Belga)引述比利時外長佩利弗(Maxime Prévot)喺廣播訪問中直斥,5%嘅目標「離晒大譜」,表明會喺北約會議上極力反對。比利時現時面對嚴重財政赤字,政府剛於2月換屆,新內閣推出減少失業救濟、縮減提早退休福利等政策,已經觸發多次工會罷工抗議。
佩利弗表明,比利時無法接受5%目標,即使係3.5%喺短期至中期內亦無可能實現,並表示2034年前達到2.5%係更務實嘅目標。如果北約高峰會仍然堅持超過2.5%,佢將聯合西班牙、意大利等國,爭取設立10至15年內逐步達標嘅時間表。
荷蘭總理史浩夫(Dick Schoof)透露,呂特日前曾經致函盟國建議設立5%目標,不過呂特喺記者會上未有公開承認具體數字,只強調會於海牙峰會達成一個更具雄心嘅國防支出計劃,並提供清晰嘅實施路徑。
呂特指出,今年初仍然有8個盟國未能達到2014年訂立嘅2%目標,但西班牙、比利時、意大利近日都承諾今年內達標,盧森堡同斯洛文尼亞亦已於上周加入。
倫敦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最新報告指出,如果歐洲要完全擺脫美軍保護,需要25年時間先至可以自給自足,並且涉及高達1萬億美元(約7.8萬億港元)嘅成本。
報告分析指,若美軍撤出歐洲,歐洲國家要填補戰力缺口就要投入龐大成本,包括購買400架戰術作戰飛機、20艘驅逐艦同24套長程地對空飛彈系統。此外,如果發生大規模軍事行動,需要取代約12萬8000名美軍士兵,成本將超過120億美元,當中仲未計算指揮系統、情報同核武能力嘅額外開支。
即使歐洲有足夠嘅政治決心同資金,報告指出歐洲軍工產業短期內難以應付需求激增嘅情況,供應鏈瓶頸、技術工人短缺同監管限制將會係最大障礙。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倡議嘅「購買歐洲貨」政策,短期內都難以真正落實,尤其係涉及高科技嘅軍事裝備,例如匿蹤戰機同火箭系統等,歐洲仍然需要依賴外國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