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銀行近期傳出大規模裁員消息,據報自2025年3月底發放花紅後,裁員行動已經陸續展開,預計會喺6月底前完成。
恒生銀行自3月起已經針對多個部門進行人手縮減,後勤支援部門成為重災區。策略及企業發展部、企業傳訊部同恒生指數公司等部門嘅裁員幅度大約係10%至20%,個別部門裁員比例更加高達50%。部分員工即使唔喺裁員名單上,仍然需要重新申請崗位,並且要同內外部嘅應徵者競爭。即使申請返原部門職位,職位名稱或職能都有可能因為部門重組而改變。現有員工可以自由申請過百個空缺,但並無「內定」留用保障,如果員工喺面試中落敗或者放棄重新應徵,將會被視為自動離職。
另外,裁員涉及由高級至基層員工,不同部門處理方式各異。部分員工獲即時解僱並收到代通知金,其他則提前一個月收到通知但未獲代通知金。雖然恒生提供嘅長期服務金賠償據稱優於勞工法例嘅最低要求,但裁員過程嘅不透明性仍然引起員工不滿。
恒生銀行嘅裁員決策反映咗香港經濟放緩同銀行業經營環境惡化嘅壓力。根據恒生2024年年報,雖然全年純利按年上升近3%,但客戶貸款總額按年下跌4.8%至大約8321億元,不良貸款總額飆升1.06倍至510億元,不良貸款率倍增至6.12%。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嘅數據顯示,2025年首季負資產按揭個案增至40,741宗,較2024年第四季上升6.12%。呢啲數據反映銀行資產質量惡化,信貸風險加劇,進一步削弱盈利能力。
同時,隨住利率環境變化同地緣政治嘅不確定性,企業融資需求減弱,個人消費意欲下降,令銀行傳統業務增長受限。業界人士指出,恒生嘅裁員行動反映出喺面對呢啲挑戰之下,通過精簡架構、降低營運成本嚟維持競爭力。
恒生銀行嘅裁員行動亦同其加速數位化轉型有密切關係。銀行正將資源重新分配到數位銀行同具盈利潛力嘅核心業務。後勤支援部門,例如資訊科技部、策略及企業發展部等,往往被視為成本中心而唔係利潤來源,因此成為裁員重點。同時,銀行正招聘具備數位化或者新興業務技能嘅人才,例如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同數位營銷等領域嘅專業人士。
恒生發言人表示,裁員係為咗應對市場環境變化同客戶需求,通過優化或者創建新職能嚟提升服務質量。呢個舉動顯示銀行正重新定義職位功能,以適應數位化嘅趨勢,期望提升整體效率。
業界預測,未來數月或者會有更多銀行採取類似行動,特別係喺不良貸款壓力持續上升嘅情況之下。呢個趨勢有可能進一步推高失業率,對香港經濟復甦構成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