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車霸主時代已過  全球競爭多元化
中國電車霸主時代已過 全球競爭多元化

國際能源署(IEA)於2025年5月14日發布嘅《全球電動汽車展望2025》(Global EV Outlook 2025)報告指出,中國唔再係全球電動汽車(EV)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銷售嘅唯一推動力。隨住巴西、越南、印尼等新興市場快速推進電氣化,全球電動汽車市場正進入多元化發展階段。呢個趨勢唔單止顯示電動汽車正由主要市場向全球範圍擴展,仲突顯新興經濟體喺推動交通運輸低碳轉型中嘅日益重要角色。

 

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接近1400萬輛,占總汽車銷量嘅18%,較2022年嘅14%顯著增長。其中,中國市場貢獻咗約60%嘅銷量,達到810萬輛,穩居全球最大電動汽車市場。然而,中國增長速度有所放緩,2023年銷量增長率係35%,低於2022年嘅82%。呢主要係因為補貼退出、市場競爭加劇同國際化發展挑戰。

 

IEA指出,中國車企正加速全球擴展。2023年,比亞迪、吉利等品牌喺巴西、泰國同印尼等市場占據40%至75%嘅電動汽車銷量。比亞迪嘅Seagull等廉價車型(售價約1.1萬美元)喺東南亞同拉美市場特別受歡迎。不過,當地政策同本土品牌嘅崛起正對中國企業形成挑戰。例如,巴西計劃到2026年將電動汽車進口關稅由18%提高至35%,可能削弱中國車企嘅價格優勢。

 

喺新興市場中,巴西、越南同印尼嘅電動汽車需求增長尤其顯著。2023年,巴西電動汽車註冊量同比增長近三倍,達到5萬輛,市場份額達3%。越南喺電動二輪車(2W)市場領先,2023年電動二輪車占總二輪車銷量嘅9%,本土品牌如VinFast、Pega同Dibao已經開始向其他東盟國家出口。印尼則通過4.55億美元補貼同本地製造政策,推動咗電動摩托車市場,並計劃建立由礦山到汽車嘅完整供應鏈。

 

報告強調,政策支持同價格競爭係新興市場電氣化嘅重要推動力。例如,印度嘅“生產聯動激勵”(PLI)計劃吸引咗83億美元投資,推動本土製造,使2023年電動汽車市場份額達2%。泰國嘅電動汽車註冊量亦由2022年激增四倍至近9萬輛,占市場份額10%。

 

儘管如此,新興市場仍面臨一定嘅挑戰。高購買成本同充電基礎設施不足係主要障礙。2023年,新興市場55%至95%嘅電動汽車銷量係大型車型,普通消費者難以負擔。此外,充電樁建設滯後仍係限制市場擴張嘅重要因素。

 

IEA預測,2024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將達到1700萬輛,占總汽車銷量嘅20%以上。新興市場(不含中國)預計將首次突破10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40%。隨住價格持續下降、政策支持加強同本地製造能力提升,巴西、越南、印尼等國將喺全球電動汽車市場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發佈時間: 2025年05月15日 13:23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