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利益到地緣挑戰 特朗普式中東棋局
從經濟利益到地緣挑戰 特朗普式中東棋局

2025年5月1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展開佢嘅第二任期內首次重大國際行程,訪問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簡稱阿聯酋)。呢場為期四日嘅中東之旅被視為佢外交政策嘅風向標,重點在於吸引巨額投資、強化海灣國家聯盟,同應對區域衝突嘅複雜挑戰。不過,行程刻意排除長期盟友以色列,引發美以關係緊張嘅疑慮,顯示美國外交重心,可能慢慢轉變成同經濟導向嘅海灣國家合作。

 

特朗普選擇沙特作為首站,延續2017年首任期優先訪問能源大國嘅策略,突顯經濟利益至上嘅「交易外交」。沙特王儲薩勒曼表示,未來四年兩國經濟合作規模將擴大至6000億美元,甚至有望達到1萬億美元,涵蓋能源、科技同基礎設施等領域。阿聯酋亦計劃十年內投資1.4萬億美元,特朗普政府認為呢啲協議將成為其外交成就嘅基石。不過,歷史顯示,類似嘅鉅額承諾往往難以完全兌現,例如2017年特朗普聲稱嘅4500億美元協議,實際兌現金額遠低於預期。分析人士警告,沙特同阿聯酋嘅承諾可能受其國內經濟改革同油價波動嘅限制。

 

呢次訪問未涵蓋以色列,亦引發廣泛爭議。作為美國喺中東嘅長期盟友,以色列對被排除喺行程之外表示不滿,尤其喺加沙衝突同伊朗核問題升溫嘅背景下。2025年1月,以色列同哈馬斯達成停火同人質釋放協議,由卡塔爾同美國調解,33名人質獲釋,交換數百名巴勒斯坦囚犯。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批評特朗普政府喺人質談判中嘅單邊行動,認為呢個舉動損害咗雙邊信任,或者會削弱美國喺《亞伯拉罕協議》等阿拉伯-以色列和解進程中嘅領導力。

 

除咗經濟議題,特朗普嘅中東之行亦涉及多項地緣政治問題。加沙戰後重建係其中之一,佢曾經提出將加沙地區210萬人口遷離,並改造成「中東蔚藍海岸」嘅構想,但因涉及人口遷移同國際法問題,遭到聯合國同人權組織批評。

 

另一個焦點就係伊朗核問題,特朗普多次表明立場強硬。他喺3月接受福克斯新聞訪問時表示,對伊朗嘅選擇只有兩條路:「動武,或者達成協議」,並補充話自己「傾向談判解決」。美國國務院喺4月30日發表聲明,指控伊朗持續喺中東煽動衝突,推進核計劃,並支援恐怖分子夥伴。儘管雙方立場明顯對立,但目前阿曼正積極居中調解,試圖推動有關德黑蘭核項目嘅談判,避免全面衝突爆發。

 

軍售亦係特朗普呢次「交易外交」嘅另一亮點。美國已批准向沙特出售價值約35億美元嘅武器,包括1000枚制導導彈。沙特強烈希望購買F-35戰機,但因為涉及技術轉讓問題,而且要確保以色列嘅「軍事優勢唔會比人超越」,令交易變得好有爭議。雖然白宮話會確保交易透明,但國會內部對向沙特賣咁先進嘅武器仲有好多疑慮,可能會拖慢整個過程。

 

特朗普嘅中東之旅突顯佢對經濟利益同地緣政治影響力嘅追求,但過分強調「交易」同「即時成果」可能忽視咗中東問題嘅複雜性。

發佈時間: 2025年05月13日 13:44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