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迎來第四屆中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CELAC)部長級會議。呢場會議唔單止回顧過去十年嘅成果,仲為未來深化關係鋪路。美中博弈愈演愈烈嘅大背景下,喺拉美究竟邊個先有更大「話事權」?
今次會議規格明顯升級,除咗部長級官員雲集,據報多位拉美國家元首親自飛抵北京,陣容堪稱豪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喺開幕式上發表主旨講話,勾勒共同發展與和平合作嘅願景,外交部長王毅則親自主持會議。據官方消息,拉美同加勒比地區約20國派出高級代表,仲有墨西哥、古巴、委內瑞拉、洪都拉斯等至少17國嘅外長或特使。元首臨場嘅盛況喺中拉論壇史上可謂罕見,令人不禁揣摩:呢個係因為中國人民幣嘅魅力攻勢,定係拉美對多元合作嘅真心擁抱?
會議涵蓋經濟、貿易、投資、基建同多邊合作等多個領域,兩大文件成為焦點。首先,《北京宣言》重申中拉致力於和平、發展同合作嘅承諾,高舉多邊主義同南南合作大旗,旗幟鮮明反對單邊主義同保護主義,勾勒出中拉命運共同體嘅藍圖。話雖動聽,呢言能否抵禦地緣政治嘅風暴,確實令人拭目以待。另一份重頭戲係2025-2027年共同行動計劃,堪稱未來合作嘅路線圖,內容包羅萬有,從科技創新、經貿投資、人工智慧、金融合作,到基建、農業糧食安全、工業同資訊化、能源礦產,甚至共建「一帶一路」,無一不備等等等等。講就計劃宏大,野心勃勃,但執行結果係點,就要睇落地嘅真章。
「一帶一路」倡議喺會議上亦有新動態,多國表達濃厚興趣,其中哥倫比亞積極表態,據報可能成為新成員。而巴拿馬就傳出因為美國壓力而步伐放緩,此消彼長之間,突顯咗拉美係中美之間嘅微妙平衡。雙邊合作方面,巴西非常積極,簽署咗農業、科技、衛生等多項協定,包括共建疫苗研發中心、生物製藥生產同醫療設備採購等重要項目。中國更宣布恢復自巴西5家企業進口大豆,穩住巴西呢個「南美糧倉」嘅出口命脈。中國亦希望係多國對港口、鐵路、通信等領域進行投資。
不過中國所帶來嘅投資模式亦非常多嘅隱憂,令人質疑拉美係唔係跌落緊債務、同貪污陷阱。以往例子顯示,中國嘅款會導致受援國家嘅債務加重,斯里蘭卡因就因為無力償債將漢班托塔港租予中國,變成左現代版嘅「租界」。亦有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因為高成本同唔透明嘅交易而被重審,滋生貪污。部分項目經濟效益亦值得質疑,例如老撾高鐵票價過高,大白象嘅建設或同當地需求脫節,民眾難以負擔,但環境就先被破壞。
筆者最後希望拉美國家,可以走出一條真正為人民帶來幸福嘅發展之路,確保合作透明、可持續,平衡經濟效益嘅風險,避免成為另一大國嘅經濟消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