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霸權退位:全球金融格局大洗牌
美元霸權退位:全球金融格局大洗牌

美元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奠定全球儲備貨幣嘅霸權地位,至今仍主導緊國際金融體系。當前美元約佔全球官方外匯儲備嘅六成,遠超其他貨幣;全球債務約六成以美元計價,國際支付及貿易結算同樣有過半使用美元。美元之所以長期佔優,除咗美國經濟規模同市場高度穩定之外,仲因為美元資產具高度流動性,被視為避險天堂。

 

此外,美元體系深植於SWIFT、CHIPS等全球金融基礎設施,聯儲局喺危機時亦會提供美元流動性(如央行交換協議),強化咗美元喺國際上嘅地位。不過由於近年嚟地緣政治緊張加劇、經濟陣營分裂等因素引發咗所謂“去美元化”嘅討論。若未來美元失去全球儲備貨幣嘅地位(即美元霸權退位),對國際市場勢必帶嚟深遠嘅衝擊。

 

值得注意嘅係,匯豐銀行高級經濟顧問Stephen King近日發佈咗一份報告,從歷史角度出發,審視咗儲備貨幣嘅興衰,深入探討咗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嘅地位,並分析咗特朗普政府對美元儲備地位嘅態度及其可能帶嚟嘅影響。King強調,摧毀一種儲備貨幣比創造佢更容易,歷史證明當一國試圖“收回”對全球儲備貨幣嘅控制權時,往往伴隨住經濟動盪同資產價格嘅劇烈波動。從1930年代金本位制嘅瓦解到19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嘅終結,呢啲歷史事件都引發咗劇烈嘅市場反應。

 

美元倘若喪失儲備貨幣嘅地位,短期內對全球金融市場嘅震動將會係劇烈且多方面嘅。首先,美元霸權退位將動搖投資者對美國資產嘅信心,大量美元資產可能遭到拋售,使美國國債殖利率攀升、借貸成本驟增。長期以嚟美元享有作為儲備貨幣嘅“超額特權”,美國政府同消費者能夠以較低利率融資,政府債務規模亦得以擴張。一旦失去呢種特權,美國融資成本提高唔單止削弱國內經濟,仲可能引發美債價值下跌嘅連鎖反應,重創全球持有美債嘅投資者同央行資產負債表。

 

非美市場方面,全球資金配置將會大幅重整,避險資金可能轉進黃金等傳統避險資產或其他貨幣市場,股票等風險資產則面臨資金外流壓力,波動性上升。目前國際貿易中超過一半以美元計價結算,美元亦係外匯市場最主要嘅“樞紐”貨幣。美元失勢將動搖以美元定價嘅商品市場,例如石油、糧食等大宗商品可能轉以其他貨幣報價,對貿易價格機制造成衝擊。若美元地位驟降,更多國家同企業將會被迫改用其他貨幣作為貿易計價單位,國際貿易體系可能碎片化為多個貨幣區塊,跨區域交易面臨更高嘅匯率風險同交易成本。

 

此外,外匯市場長期依賴美元作為主要中介貨幣,目前約88%嘅外匯交易涉及美元計價。美元若唔再居於核心地位,外匯市場嘅流動性同深度將會下降,匯率波動性提高。各國貨幣兌換將缺乏共同參照,可能出現匯率劇烈震盪甚至“競貶”嘅情況。

 

此外,根據Stephen King嘅分析,如果聯儲局唔再願意或無法持續充當全球“最後貸款人”,全球資本市場將面臨更大嘅動盪。呢意味住美元互換安排中斷,全球金融體系失去咗關鍵嘅流動性來源,可能引發1930年代或1970年代嗰啲金融危機。

 

King進一步指出,特朗普政府對美元儲備地位嘅態度可能成為下一個關鍵變數。部分成員認為美元嘅國際角色對美國經濟構成咗沉重嘅負擔,並考慮限制美元嘅全球使用,以減少對外經濟風險。呢種立場可能改變國際資本市場嘅基本架構,進一步動搖全球金融穩定。

 

總體而言,美元退位後嘅國際貨幣體系可能呈現“多元並存”嘅格局:冇任何單一貨幣能夠即時複製美元嘅統治地位,而係若干主要貨幣(美元、歐元、人民幣等)分攤儲備功能,搭配黃金呢類非信用資產,以及新興嘅數位貨幣技術輔助跨境清算。喺呢種體系下,各國儲備將會更加分散,國際資金流動亦會更複雜,需要更高程度嘅國際協調去管理多種儲備資產之間嘅轉換同穩定。

發佈時間: 2025年05月12日 15:37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