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迎來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勝利80週年,俄羅斯將於今日舉行盛大嘅紅場閱兵,紀念「勝利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俄羅斯總統普丁邀請,於5月7日抵達莫斯科,展開為期三天嘅國事訪問,並同普丁會晤,強調深化中俄戰略夥伴關係。呢次係習近平自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以嚟第三次訪俄,突顯兩國喺國際局勢中嘅緊密聯繫。
習近平此行嘅重點包括參加紅場閱兵儀式、推進天然氣管線工程,以及深化兩國喺金融、能源同北極航道開發領域嘅合作。雙方強調會使用本國貨幣進行雙邊貿易,以減少對美元嘅依賴,共同反對單邊主義與霸權行為。習近平喺抵達莫斯科機場時發表書面講話,強調「中國同蘇聯分別係亞歐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決定性貢獻」,並強調要弘揚「正確二戰史觀」。
然而,習近平此訪也面臨一定風險。7號,佢抵達莫斯科前夕,烏克蘭對莫斯科周邊進行咗多次空襲,導致4座國際機場一度暫停航班起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喺例行記者會上對此事保持低調,僅重申「當務之急係避免局勢緊張升級」,並未正面回應對習近平安全嘅相關提問。
為迎接習近平及其他外國政要,俄羅斯片面宣佈喺5月7日至9日停火3天,但烏克蘭方面形容呢種停火係「作秀」,並強調無法保證參加閱兵式嘅各國政要安全。烏克蘭國防部更喺6日發出公開警告,指出任何國家如果派軍人參加俄羅斯嘅紅場閱兵,恐怕有違佢地所講嘅中立性。呢番話被認為係針對中國,因解放軍儀仗隊已確認會參加莫斯科及白俄羅斯首都嘅閱兵活動。
政治觀察家普遍認為,習近平此行對普丁嚟講具有極高嘅外交象徵意義。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中國專家指出,中俄此刻正試圖將自己定位為二戰後國際秩序嘅「捍衛者」,藉此對抗美國嘅「單邊主義同霸權」。有俄國政治分析師都認為,5月9日嘅「勝利日」唔單止係對二戰歷史嘅紀念,更係普丁展示「俄國未被孤立於世界舞台」嘅重要機會。
同時,喺台灣,總統賴清德8日則首次以總統身份主持歐戰結束紀念活動,呼籲國際社會團結對抗威權主義。佢喺演說中特別提到:「和平係無價嘅,戰爭無贏家,歷史已經教導我哋,無論出於乜嘢原因或意識形態,對他國發動軍事侵略都係不義之舉,最後都係會失敗。」
台灣外交部亦喺同日發表聲明,重申台灣作為民主自由體系嘅一員,會繼續與志同道合嘅國家合作,捍衛國際秩序同法治原則。分析人士指出,呢場紀念活動顯示台灣正積極尋求同歐洲強化關係,以應對來自中國嘅政治壓力。
相反習近平喺訪俄前夕曾喺俄媒發表署名文章,強調「正確二戰史觀」,並重申台灣係中國嘅一部分,引用聯合國2758號決議,強調「台灣回歸中國」係「不可阻擋嘅歷史大勢」。呢番言論引發台灣方面嘅強烈反應,再次凸顯兩岸之間嘅緊張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