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葡萄牙及法國南部喺上星期發生大規模停電事件,數百萬戶家庭及企業喺數小時內陷入無電、無網絡及無手機訊號嘅困境。呢次事故突顯咗伊比利亞半島電網喺可再生能源轉型中嘅脆弱性,亦令到外界重新關注能源儲存技術嘅重要性。
今次停電嘅確切原因仲未確定,但專家普遍認為,隨著風能、太陽能一類嘅間歇性能源比例增加,電網穩定性會面臨更大壓力。西班牙智庫「可再生能源基金會」氣候政策經理莫拉萊斯(Ismael Morales)指出,伊比利亞電網嘅脆弱性已經暴露,未來需要更多現代化儲能技術應對突發嘅供電波動。
目前,西班牙擁有約10吉瓦嘅能源儲存能力,主要依賴抽水蓄能電站。不過,隨著核電廠預計喺2035年前全面關閉,西班牙必須大幅增加電池儲能技術嘅投資,以應對日益增長嘅再生能源需求。相比之下,德國喺2024年已達到19吉瓦嘅電池儲能能力,而中國更係全球領先,去年儲能總量達到137.9吉瓦,其中78.3吉瓦來自非水力發電儲能。
喺歐洲尋求提高能源自主性並加速再生能源轉型嘅背景下,中國能源企業睇到咗巨大嘅市場機會。中國嘅電池儲能同電網形成技術喺全球市場上已處於領先地位,其中陽光電源(Sungrow)同華為等公司喺歐洲市場嘅滲透率顯著增加。
根據「德國太陽能產業協會」嘅數據,從2015年至2023年,華為同陽光電源兩家公司共供應咗48%嘅光伏逆變器,成為歐洲市場嘅主要供應商。陽光電源喺2024年嘅儲能業務收入增長超過40%,達到249.6億人民幣(約34.3億美元),部分抵消咗光伏面板業務5.25%嘅銷售下降。
然而,儘管技術領先,中國企業喺歐洲市場亦面臨重大挑戰。俄烏戰爭爆發後,歐盟加強咗對能源基礎設施安全嘅重視,特別係針對來自非歐盟國家嘅供應商。歐洲太陽能製造業委員會(ESMC)近期警告,中國製逆變器可能構成網絡安全風險,並呼籲歐盟採取措施減少對中國技術嘅依賴。
“歐洲必須立即採取行動,防止重蹈俄羅斯天然氣危機嘅覆轍,” ESMC秘書長波德威爾斯(Christoph Podewils)喺一份聲明中表示。該組織呼籲歐盟加強對太陽能產業供應鏈嘅網絡安全風險評估。
儘管存在政治與安全考量,專家認為中國企業仍然會喺歐洲能源轉型中扮演重要角色。馬德里IMDEA能源研究中心嘅電力系統專家普羅達諾維奇(Milan Prodanovic)表示:“喺儲能系統同電網形成技術領域,中國品牌已經取得咗顯著領先地位,並且喺某些方面甚至係市場最佳選擇,"。
隨著歐洲喺2028年前計劃將電池儲能能力從2023年嘅17.2吉瓦增至78.1吉瓦,中國企業若能妥善應對政治風險,無疑將可壟斷整個歐洲嘅太陽能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