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反中國傾銷到生產掛鉤補貼 印度制造業困局與全球化挑戰
從反中國傾銷到生產掛鉤補貼 印度制造業困局與全球化挑戰

全球供應鏈重組嘅大背景下,印度紡織業正面對來自中國廉價產品嘅嚴重挑戰。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145%嘅關稅,逼使中國製造商搵緊新嘅出口市場,而印度就成為其中一個重要目標。作為全球最大嘅黏膠紗生產國,中國喺呢個領域嘅競爭力極強,對印度形成咗直接壓力。

 

雖然印度本身都有相當規模嘅黏膠紗生產能力,但面對中國廉價產品嘅強力擠壓,其市場正遭受嚴重衝擊。據了解,中國進口嘅黏膠紗價格比印度本地產品每公斤平大約15盧比,啫係0.18美元、0.13英鎊左右,吸引咗大量印度買家。呢種價格優勢已經令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等紡織重鎮嘅小型紡紗廠喺過去一個月內訂單驟降近四成,唔少廠商倉庫堆滿咗滯銷產品,甚至考慮關閉。

 

南印度紡織業協會代表指出,由於黏膠紗係製作梭織服裝嘅重要原材料,呢個趨勢對印度整個紡織供應鏈構成咗嚴重威脅。呢種供應鏈困境亦加劇咗印度對中國進口原材料同零部件嘅依賴,進一步削弱咗印度喺全球市場嘅競爭力。

 

為咗應對來自中國嘅潛在傾銷風險,印度政府已經採取多項措施。印度商務部成立咗專責委員會,負責追蹤中國廉價商品嘅進口情況,包括對黏膠紗在內嘅多個行業展開反傾銷調查。根據印度商務部嘅數據,印度已經對34種中國商品展開反傾銷調查,涉及化學品、工業零部件等多個領域,顯示出印度喺保護本地產業方面嘅積極態度。此外,印度近期對部分鋼鐵產品加碼12%嘅「保障稅」,以減少來自中國嘅廉價鋼材湧入,呢啲鋼材已經迫使部分印度鋼廠減產。

 

但有業內人士擔心,呢啲保護措施可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有印度嘅貿易專家指出,雖然印度政府推出咗「生產掛鉤補貼」(PLI)等政策,希望將印度打造成全球製造中心,但呢啲措施嘅效果仍然有限,反而進一步推高咗對中國進口零部件嘅依賴。

 

根據全球貿易研究倡議(GTRI)機構嘅分析,印度對中國嘅貿易逆差已經擴大至1000億美元。僅喺2025年3月,印度嘅進口總額就上升咗25%,主要受電子產品、電池同太陽能電池板需求推動。呢啲商品大多依賴中國進口,突顯咗印度喺關鍵產業鏈中嘅脆弱性。

 

野村證券警告,呢種貿易轉移可能對亞洲新興經濟體造成「極大破壞」。佢哋嘅研究顯示,即使喺特朗普上任之前,中國已經開始向全球市場傾銷廉價商品,如今可能會以更快嘅速度進行。呢意味住,如果印度未能有效應對呢個挑戰,其本地產業將面臨更大風險。

 

儘管印度試圖透過生產掛鉤補貼、關稅調整同貿易限制等措施嚟保護本地產業,但成效仍有待觀察。專家指出,要真正縮小對中國嘅貿易逆差,印度必須從根本上提升製造業嘅競爭力,同時強化供應鏈彈性,否則難以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

發佈時間: 2025年05月08日 13:44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