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重推高關稅政策,令一直視美國為最重要盟友嘅日本,陷入一場外交同經濟上嘅兩難局面。喺東京同華府重新展開關稅談判嘅同時,日本亦派出多個代表團訪問北京,向中國釋出維持穩定關係嘅訊號。面對中美博弈升溫,日本唔能夠唔走一條務實又審慎嘅「雙軌外交」路線,希望喺穩住美日安全同盟嘅時候,又唔會犧牲同中國之間緊密嘅經貿連結。
上個月,美國宣佈對大約90個國家商品徵收平均24%關稅,而對日本出口鋼鐵、鋁材同汽車就實施咗25%嘅重稅,令東京極度不安。雖然白宮其後暫時擱置部分措施,畀雙方有時間談判,但特朗普「美國優先」嘅態度,再次為美日貿易前景增加左變數。
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係飛赴華盛頓嘅時候,由執政聯盟公明黨領袖齊藤鐵夫帶領嘅代表團亦到咗北京,親手遞交首相石破茂寫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嘅信。雖然信件內容未有公開,但雙方討論咗美國關稅問題同一啲雙邊事務。之後,日本國會「日中友好議員聯盟」跨黨派代表團亦訪問咗北京,受到中國全國人大委員長趙樂際接見。
有學者認為,日本未必會倒向中國,但近期密集嘅對華互動,明顯係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嘅一種戰略性防禦。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地緣經濟中心主任古德曼指出:「日本同中國雖然喺歷史同安全問題上仲有分歧,但雙方經濟關係深厚,合作空間仍然存在。」
其中一個關鍵議題係2023年起中國對日本水產品實施禁令,理由係擔心福島核廢水排海影響安全。雖然北京並未如日方期望咁即時解禁,但今次首次對福島排海安全評估表態正面,被外界解讀為中日之間可能重啟技術層面合作嘅信號。
自上任以嚟,石破茂嘗試同前首相安倍晉三拉開距離,喺歷史問題上語氣較為溫和,並多次與習近平會面,建立穩定溝通渠道。中國官方似乎對石破表現出較多耐性,有評論認為呢種態度係北京試探東京外交彈性嘅一種方式。
不過,日本明顯唔想疏遠美國。赤澤表示,日本汽車產業已經受到25%美方關稅打擊,日方正積極遊說美方取消相關措施。根據報導,特朗普團隊亦趁機要求日本進一步開放牛肉、大米、馬鈴薯市場,並鼓勵日本多買美國車。特朗普本人亦直接介入首輪談判,顯示呢場協議對佢選舉策略有相當意義。
喺東南亞,日本同中國亦展開明顯嘅角力。石破最近出訪越南同菲律賓,雙方同意加強經貿同安全合作,又重申支持多邊自由貿易制度。二戰之後,日本一直係亞洲主要援助國。隨住中國崛起同地緣局勢轉變,日本重新受到東南亞多國重視。東京積極同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加強合作,被視為對中國「一帶一路」策略嘅一種平衡。
喺華府哈德遜研究所一場討論會上,自民黨政策會長小野寺五典警告:「亞洲好多國家對美國高關稅政策感到不安,如果處理唔好,佢哋可能會漸漸靠向中國。呢絕對唔係日本想見到嘅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