喺全球科研自由愈趨受限之際,歐洲聯盟正加快腳步,積極擴大科研投資同招攬人才。法國總統馬克龍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日前喺巴黎索邦大學一場名為「選擇歐洲科研」嘅高峰會上同場發聲,宣佈歐盟會斥資五億歐元推行「搶人才」計劃,目標係吸納全球頂尖科研人員,特別係近年因美國政策轉向而被迫離開本土嘅學者。
馬克龍喺會上直言,歐洲要成為科研自由嘅避風港,佢呼籲歐盟各國要為科研人員同佢哋家庭提供合法身份、足夠資源同穩定發展空間。佢強調:「冇咗自由嘅科學,我哋會失去西方民主最根本嘅核心價值。」雖然冇直接提到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但馬克龍明示,令人難以置信係,有個靠自由學術推動經濟發展嘅民主大國,竟然會選擇取消科研人員簽證、凍結研究資金。
今次峰會喺索邦大學 ( Sorbonne University ) 舉行,被視為歐盟喺全球科研競爭格局中一次明顯轉向。馮德萊恩宣佈,歐盟將喺2025至2027年間推行新一輪人才吸納計劃,提供唔同誘因,希望到2030年可以實現成員國總體研發投資達GDP 3%嘅目標。佢補充,歐盟而家已經接納咗全球約25%嘅研究人員,未來將會進一步擴大科研平台嘅容量同影響力。
為咗配合政策落實,法國政府早喺4月18日就已經啟動「選擇法國科研」平台,並透過“法國2030”國家投資計劃額外撥款1億歐元作為引才基金。呢個行動延續咗前總統奧朗德提出嘅「科研難民」概念,主打為受政治壓力離開祖國嘅科研人員提供新起點。
馬克龍亦鼓勵法國大學同科研機構設立更具吸引力嘅研究項目,範疇涵蓋健康、量子科技、太空、人工智能、氣候變化、核能、循環經濟、電子技術,以至打擊虛假訊息等社會前線議題。佢直言:「問題唔止係預算,而係全球科研基礎設施正面臨崩塌。」
佢特別警告,如果美國關閉或限制全球重要數據庫,例如傳染病、氣候變化資料嘅開放性,對全球科研圈將造成「無可挽回嘅損失」。法國同歐洲有責任保護、甚至重建呢啲數據平台,確保國際科研合作得以持續。
馮德萊恩亦指出,為咗實現長期研發投資目標,歐盟會同成員國同私營機構一齊籌集資源。佢話:「今次唔淨止係經濟層面競爭,更關乎價值觀。我哋要令歐洲成為全球科研自由同創新嘅堡壘。」
近月嚟,隨住美國政府大幅削減包括哈佛大學等研究機構嘅經費,不少美國科學家開始另謀出路。部分人選擇轉往中國,但更多人考慮到制度穩定同學術自由,選擇咗移居歐洲。歐盟今次五億歐元計劃,被廣泛視為向美國發出一個清晰信息:歐洲準備接手全球科研嘅主導權。
馬克龍總結表示:「喺呢個歷史時刻,我哋唔可以旁觀,要主動做守護自由同知識火種嘅人。歐洲有責任要企出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