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工黨大勝連任總理 議會「弱多數、強跨席」重塑內政同印太角色
澳洲工黨大勝連任總理 議會「弱多數、強跨席」重塑內政同印太角色

澳洲聯邦大選塵埃落定,工黨喺眾議院一百五十席裏面已經攞到至少八十五席,輕鬆跨過組閣門檻;總理阿爾巴尼斯 (Anthony Albanese)亦成為2004年以嚟首位成功連任嘅在任總理。相反,自由‑國家黨聯盟(聯盟黨)全面失利,黨魁達頓(Peter Dutton)喺昆士蘭迪克森選區落馬,保守陣營可謂遭逢世紀重創。

 

選戰火力主要集中喺民生壓力、氣候政策同能源安全。工黨承諾擴大醫保補貼、凍結電網使用費,同時加快再生能源投資;聯盟黨就押注小型模組化核電(SMR),不過成本同選址講唔出政策細節,被視為敗選導火線之一。澳洲東南部郊區選民轉向,反映選民更傾向「實際減碳」。

 

保守陣營內部即刻醞釀檢討。自由黨重量級參議員賓明翰(Simon Birmingham)直言黨架構「已經壞死」,呼籲重新吸納城市同女性選票;代任黨魁蘇珊(Sussan Ley)話會謙虛咁聽取民意、多做政策研究、先修補信任再逐步推行改革,同時暗示左未來領導權之爭勢所難免。分析認為,如果聯盟黨唔係喺能源同社會議題上走向中間,恐怕會被選民長期邊緣化。

 

今屆選舉亦刷新不同性別,同埋年齡層嘅版圖。工黨議席女性比例有望首度突破半數,多名三十歲出頭嘅新人晉身國會;綠黨守住內城區票倉,但跨州擴張未如理想;一眾社區派獨立議員保住關鍵席位,成為跨黨監督力量。預料新一屆議會將「弱多數(weak majority)+強跨席(strong crossbench)」格局,顯示社會意見有上升嘅差異化,政府喺稅改同住屋法案上仍要不斷協商。

 

國際層面,美、英、日、加、印尼等主要夥伴第一時間向阿爾巴尼斯道賀。英國首相施紀賢與澳洲總理通話時強調加速推進核潛艇計畫,並派特使來澳磋商供應鏈細節,顯示三邊同盟即將進入落地階段。

 

《澳洲人報》披露,阿爾巴尼斯計劃出席加拿大G7峰會,之後飛去雅加達同印尼總統普拉博沃會晤,再赴馬來西亞參加東盟系列峰會。堪培拉外交圈解讀,連任畀咗政府三年「政策黃金期」,可以喺太平洋島國基建援助、對中國採取「競合雙軌」嘅政策、以及COP31氣候變遷會議主權競標方面會更加進取。

 

對美安全同盟因為選舉結果而獲得「可預期性」。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指出,若澳洲權力轉移,澳英美三邊安全夥伴關係(AUKUS)同四方安全對話(Quad)或會延後;而家工黨續執政,印太戰略少咗一個不確定因素。美國政府已邀請阿爾巴尼斯秋季官式訪美,為《關鍵礦產夥伴協定》添動力。

 

商界普遍歡迎「政策連續性溢價」。滙豐澳紐區首席經濟師貝雷特指出,政局變數消退後,澳元兌美元即時回升約零點八個百分點;標普信評機構亦確認AAA展望維持正面。不過,若全球貿易摩擦升級,工黨政府喺二○二六財政年度仍可能面對赤字壓力,需要提前布局。

發佈時間: 2025年05月05日 13:09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