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2025年4月28日聯邦選舉塵埃落定,由自由黨領袖卡尼領軍奪得169席,儘管未過半數嘅172席門檻,仍然成功籌組少數政府,繼續掌握執政權。保守黨方面,由博勵治領導,取得144席,穩坐反對黨寶座。今次選舉唔淨係政壇上嘅角力,更係加拿大人對特朗普關稅威脅同主權挑戰作出嘅表態。
選前一度風向不利於自由黨,民調顯示保守黨領先超過20個百分點,博勵治拋出「讓加拿大再次偉大」口號,加上經濟改革承諾,獲得唔少選民支持。不過,就喺特朗普接連發表針對加拿大嘅貿易政治、天然資源甚至水源主權嘅挑釁言論之後,戰局峰迴路轉。卡尼把握時機,以強硬「反特朗普」立場翻盤,反守為攻,直言特朗普想「破壞加拿大」,誓言唔會讓國家變成「美國嘅第51州」。這個策略奏效,選民用選票支持自由黨,最終為佢哋帶嚟169席。
至於其他政黨,魁人政團(Bloc Québécois)攞到22席,新民主黨(NDP)今次表現失色,只剩7席,綠黨就勉強守住1席。其餘席次由獨立人士或者小型政黨分薄,但整體格局依然由自由黨同保守黨主導。
勝選之夜,卡尼高調表態,強調會以主權國家身份同美國平起平坐,拒絕任何打壓:「特朗普想攞走我哋嘅土地、資源同水源?唔好諗。我哋會以平等嘅方式應對美國,唔會再單靠呢個市場,尋求同歐盟、英國等盟友更緊密嘅合作,減低對美國嘅依賴。」
反觀博勵治喺讓步演說中語氣冷靜,話會吸收教訓、準備再戰:「改變唔會一次就成功,我哋會學習今次嘅經驗,做好準備迎接下一場選舉。」雖然敗陣,但佢同樣表明立場,喺社交媒體X上話:「特朗普,唔好干預我哋選舉。加拿大係主權國家,由加拿大人話事。」
選後嘅政治局勢可以話一啲都唔簡單。自由黨組成嘅係少數政府,喺推動法案上需要搵盟友幫手。雖然新民主黨僅餘7席,仍可能成為策略合作對象。不過新民主黨領袖辛格(Jagmeet Singh)就因為今次選輸左選區而自動辭職,引致新民主黨未來方向有變數。至於魁人政團,雖然席數唔少,但主打地區議題,要同自由黨協調並唔容易。
今次選舉亦反映出,特朗普對加拿大內政造成唔少影響。卡尼政府未來如果要兌現承諾,不單止要喺對美談判中撐住,仲要兼顧本地經濟壓力,例如樓價高企、生活成本上漲等等。而保守黨要東山再起,就要思考點樣喺主權議題之外,提出選民真係關心嘅民生方案。
值得一提嘅係,無論支持邊個政黨,今次選舉突顯出一個共識,就係加拿大人唔想被外國主導命運。選民明確向特朗普釋出一個重要訊號:「加拿大係一個應受尊重、擁有完整主權嘅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