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政府近日正式向歐盟提出申請,希望將即將增加嘅國防支出排除喺歐盟財政赤字規定之外,為其軍備擴充計劃爭取更多財政空間。呢個改變,顯示歐洲最大經濟體可能打破長期以嚟嚴守嘅財政紀律,以應對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持續升溫嘅安全壓力。消息一出,即引起歐盟內部廣泛討論,並觸發對歐洲整體財政穩定與軍事政策整合前景嘅深層關注。
根據德國聯邦財政部資料,柏林方面正尋求歐盟委員會引用《穩定與增長公約》入面所訂「特殊情況」條款,讓軍費開支可以獲得赤字豁免。德國政府強調,若無法獲得此項彈性安排,其推動為期十年、總值超過一萬億歐元嘅國防現代化藍圖將面臨財政壓力,甚至影響到社會支出同基建投資。
自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嚟,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已提出所謂「時代轉捩點」政策,承諾大幅強化聯邦國防軍戰力。德國當時設立咗一筆1,000億歐元嘅特別國防基金,目前已投入用於補足軍備短缺同升級裝備。不過,隨住北約防務標準提升及歐洲安全局勢不斷演變,柏林認為軍費仍需持續增加,並爭取將新支出納入2025年起嘅預算規劃。
倘若德國成功獲批,將成為首個以國防理由申請排除赤字限制嘅歐盟成員國,有機會為歐盟財政政策開創前所未有嘅先例。
根據歐盟現行《馬斯特里赫特條約》(Maastricht Treaty)及其相關規定,成員國年度赤字不得超過GDP 3%,公共債務比率亦需控制喺60%之內。呢啲規定旨喺防止重蹈歐債危機覆轍,確保歐元區整體穩定。
不過,經歷新冠疫情、能源危機及烏克蘭戰爭等一連串衝擊後,歐盟對財政紀律嘅執行開始出現鬆動。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早喺2月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表示,支持將軍事支出視為「特殊公共投資」,有條件咁唔計入赤字範圍。
歐盟經濟事務專員真蒂洛尼(Paolo Gentiloni)亦強調:「歐洲需要喺確保財政穩健同應對戰略威脅之間取得新平衡。」佢補充,委員會正同各成員國磋商技術細節,包括豁免適用條件、支出範疇同時限等。
歐盟內部對德國嘅申請反應不一。法國、意大利、波蘭及波羅的海國家普遍表示支持,認為安全危機下軍費擴張屬例外情況。意大利經濟部長焦爾傑蒂(Giancarlo Giorgetti)認為:「當國防已經上升到歐洲存亡嘅層面,我哋喺財政政策上必須有實際應對。」
波蘭國防部發言人亦表示,德國若能加快重整軍備,對波蘭而言係積極訊號,有助整體歐洲防務力量面對俄羅斯威脅。
不過,以荷蘭、奧地利同北歐為主嘅財政鷹派就態度保留。荷蘭財政部長考赫(Sigrid Kaag)指出:「我哋唔反對軍事投資,但一定要設限,否則就會打開一扇收唔返嘅門,帶嚟財政紀律崩潰風險。」
外界亦關注,若德國獲准豁免,其他成員國或將仿傚,要求其支出同樣排除喺規則之外,或最終削弱歐盟統一財政管控能力。
國際貨幣基金對德國擴大軍費表示理解,但同時提醒,相關支出需有中長期預算規劃同監察機制。根據德國聯邦審計署最新估算,德國目前債務已回升至GDP約68%,若加上預期軍費增幅,未來有可能突破80%。
財政學者施密特教授(Dr. Klaus Schmidt)亦提出警告:「如果缺乏預防措施,軍費上升可能會蠶食其他政策資源,例如教育、醫療與基建等。」佢建議,若放寬規定,歐盟應同步建立審視機制,限制豁免用途,以免破壞規則可信度。
消息亦開始影響金融市場,歐元區主權債券收益率近日輕微上升,反映投資者對未來債務壓力持審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