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喺2025年大推「復興美國汽車製造業」政策,話要振興本土車廠同保住工作機會,但呢場關稅風波好似一石激起千層浪!美國老牌車廠別克(Buick)靠新車款喺市場重拾光彩,但瑞典車廠沃爾沃(Volvo)就因為關稅成本高企,宣布喺美國裁員800人。
特朗普嘅政策主打對進口汽車同零部件加徵高關稅,據路透社4月19日報道,進口汽車關稅高達25%,零部件則有10%至15%嘅稅率。同時,政府畀本土車廠稅務減免同補貼,鼓勵佢哋將生產線搬返美國,仲計劃喺2026年前創造10萬個汽車業工作崗位。呢啲措施旨在幫美國車廠同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福特(Ford)同特斯拉(Tesla)搶返市場份額。
別克作為通用汽車旗下品牌,近年推出多款新SUV,例如Envision、Encore GX同平價款Envista,售價低於3萬美元,喺美國大受歡迎,帶動銷量喺2025年第一季升15%。通用汽車多數喺美國生產,避過進口關稅影響,市場表現穩陣。有業界人士話,別克嘅翻身同政策有唔少關係,因為關稅推高進口車價格,本土品牌自然更吸引。
但政策唔係人人得益。Volvo因為關稅增加成本,宣布喺美國三間工廠裁員800人,計劃未來三個月完成。Volvo喺南卡羅來納州嘅生產基地受影響最大,裁員涉及製造同部分行政職位。Volvo發言人話:「關稅同市場不確定性畀我哋嘅營運帶嚟挑戰,我哋要調整規模應對。」呢個消息喺業界引起討論,亦有人質疑,關稅政策係咪真能幫美國汽車業,定係傷咗喺美國投資嘅外國車廠?
唔止Volvo,其他外國車廠都感受到壓力。豐田喺美國嘅工廠雖然有本土生產,但零部件多數靠進口,成本上升令佢哋考慮調整定價。德國車廠寶馬(BMW)亦面臨類似問題,寶馬喺南卡羅來納州嘅SUV生產線因為零部件關稅,成本增加一成,部分車款價格可能上調5%。呢啲外國車廠喺美國投資多年,僱用唔少本地工人,但關稅政策似乎令佢哋陷入兩難。
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主席Shawn Fain近日喺接受 CNBC 訪問時表示,特朗普提出嘅關稅政策,為本土車廠同工人提供咗實質支持,尤其幫助通用(GM)同福特(Ford)喺競爭激烈嘅電動車市場站穩陣腳,短期內有助保住本地就業崗位。
不過,經濟學界對呢種政策保持審慎態度。哈佛大學經濟學家 Dani Rodrik 警告,關稅可能打亂全球供應鏈結構,長遠或會推高汽車價格,損害消費者利益。他指出:「復興製造業聽落吸引,但實際可能只利好部分企業,對整體經濟造成更多混亂。」
汽車業分析師 Jessica Caldwell 亦指出,儘管關稅短期內可為本土品牌創造優勢,但汽車業供應鏈高度全球化,要完全實現本土化極具挑戰,最終成本仍可能轉嫁畀消費者。
而從消費者角度出發,消費者權益專家 Erin Witte 補充:「汽車價格上漲將直接影響中產階級家庭支出,特別喺電動車市場,價格成為主要阻力,或會令消費意欲下降。」
消費者同市場嘅影響開始浮現。關稅推高進口車同零部件成本,美國市場嘅新車平均價格喺2025年第一季升咗3%,達到4.5萬美元。消費者可能因為進口車貴咗而轉買本土品牌如別克或福特,但整體價格上漲亦令唔少人推遲買車計劃。汽車經銷商協會(NADA)主席Mike Stanton警告:「關稅短期幫本土品牌,但長遠可能削弱美國車廠喺全球嘅競爭力,因為高成本會影響創新同出口。」